00046 科联系统 公告及通告: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布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对本公布之内容概不负责,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
亦不发表任何声明,并明确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布全部或任何部分内容而产生或因倚赖该等内容而引致之任
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COMPUTER AND TECHNOLOGIES HOLDINGS LIMITED
(科联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于百慕达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00046)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
中期业绩公布
科联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会(「董事会」)谨此呈列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连同比较数字。
此等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已经由本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
简明综合损益表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附注 千港元 千港元
收入 5 120,225 127,567
销售及服务成本:
从第三方采购货物及服务之成本 (12,255 ) (17,729 )
相关员工成本 (39,825 ) (40,887 )
毛利 68,145 68,951
其他业务收入 5 1,247 408
销售及分销开支 (18,015 ) (17,555 )
一般及行政开支净额 (26,738 ) (29,931 )
应收贸易账款拨回减值/(减值)净额 106 (394 )
财务费用 (582 ) (438 )
其他无形资产摊销 (6,449 ) (6,673 )
经营溢利 17,714 14,368
续/…
简明综合损益表(续)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附注 千港元 千港元
经营溢利 17,714 14,368
其他收入及收益 5 6,285 7,236
汇兑差额净额 (784 ) 403
公平值收益/(亏损)净额:
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之财务资产 312 (243 )
投资物业 (2,000 ) (1,000 )
除税前溢利 6 21,527 20,764
所得税开支 7 (2,969 ) (2,721 )
本期间溢利 18,558 18,043
以下人士应占:
母公司拥有人 18,595 18,166
非控制性权益 (37 ) (123 )
18,558 18,043
母公司普通股东应占每股盈利 9 港仙 港仙
基本 7.66 7.46
摊薄 7.64 7.42
简明综合全面收益表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本期间溢利 18,558 18,043
其他全面收入
于往后期间,其他全面收入╱(亏损)可能重新分类至损益表:
换算海外业务时产生之汇兑差额 952 (1,081 )
本期间全面收入总额 19,510 16,962
以下人士应占:
母公司拥有人 19,547 17,085
非控制性权益 (37 ) (123 )
19,510 16,962
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六月三十日 十二月三十一日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附注 千港元 千港元
非流动资产
物业、厂房及设备 6,107 6,123
投资物业 55,000 57,000
使用权资产 16,527 18,306
商誉 135,001 135,001
其他无形资产 11,232 16,857
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之财务资产 ─ 债务投资 2,100 2,100
按金 1,397 1,845
递延税项资产 698 773
非流动资产总值 228,062 238,005
流动资产
存货 10 11
应收贸易账款 10 28,526 39,514
合约资产 44,334 37,064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
可返还税项
12,891
13,554
15,296
9,393
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之财务资产 ─ 上市股本投资 2,238 1,926
已抵押银行存款 178 202,491
现金及等同现金资产 326,925 128,907
流动资产总值 428,656 434,602
流动负债
应付贸易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 11 (60,232 ) (70,474 )
合约负债 (47,270 ) (60,208 )
租赁负债 (4,660 ) (4,286 )
应缴税项 (19,265 ) (15,170 )
流动负债总值 (131,427 ) (150,138 )
流动资产净值
297,229
284,464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 525,291 522,469
续/…
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续)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六月三十日 十二月三十一日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附注 千港元 千港元
非流动负债
拨备 11 (820 ) (795 )
合约负债 (635 ) (894 )
租赁负债 (12,887 ) (15,009 )
递延税项负债 (2,192 ) (3,511 )
非流动负债总值 (16,534 ) (20,209 )
资产净值 508,757 502,260
权益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
已发行股本 24,433 24,433
股份溢价账 41,410 41,410
根据有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持有之股份 (2,826 ) (3,872 )
储备 444,611 425,770
拟派末期股息 – 13,353
507,628 501,094
非控制性权益 1,129 1,166
总权益 508,757 502,260
附注
1. 公司资料
科联系统集团有限公司乃于百慕达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其注册办事处位于 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t, Hamilton HM11, Bermuda。 本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黄竹坑香叶道36号伟华汇18
楼。
期内,本集团从事以下主要业务:
- ,包括提供带有实施及持续支援服务的企业应用软件(其
中包括软件即服务(「软件即服务」)产品供应),政府电子贸易服务(「GETS」)、云端服务
及其他相关增值服务;
- (「资讯科技」)解决方案实施及应用软件发展(其中包括软件即服务产品供应),
提供资讯科技及相关营运╱基础设施外判服务,及提供资讯科技系统及网络基础设施,辅以相关
设计、实施及持续支援服务;及
- 。
2. 编制基准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乃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
司证券上市规则之适用披露条文及由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之香港会计准则(「香
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并不包括年度财务报表内规定之所有资料及披露,故应与本集团截至二零二四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一并阅读。
若干比较金额已重新分类,以与本期间所呈列者一致。
3. 会计政策及披露之变动
编制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所采纳之会计政策与编制本集团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之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所应用者一致,惟就本期间财务资料首次采纳以下经修订之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
计准则除外。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 缺乏可兑换性
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的性质及影响描述如下: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订明实体应如何评估某种货币是否可兑换为另一种货币,以及在缺乏
可兑换性的情况下,实体应如何估计于计量日期的即期汇率。 该等修订要求披露让财务报表使用者
能够了解货币不可兑换的影响的资料。 由于本集团所涉及的交易货币及各附属公司之功能货币在转
换为本集团的呈报货币时均可兑换,故该等修订并无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造成任何影响。
4. 经营分部资料
为方便管理,本集团根据其产品及服务划分业务单位,并得出以下三个可报告的经营分部:
(a) 应用服务分部乃主要从事为企业提供企业应用软件及电子商务服务,包括提供带有实施及持续
支援服务的企业应用软件(其中包括软件即服务产品供应),政府电子贸易服务、云端服务及其
他相关增值服务;
(b) 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分部乃主要从事提供资讯科技解决方案实施及应用软件发展(其中包括软
件即服务产品供应),提供资讯科技及相关营运╱基础设施外判服务,及提供资讯科技系统及网
络基础设施,辅以相关设计、实施及持续支援服务;及
(c) 投资分部乃主要从事不同种类之投资活动,其中包括赚取租金收入及╱或资本增值之物业投资,
以及于证券库务投资以赚取股息收入及╱或资本增值。
管理层独立监察本集团各经营分部之业绩,以就资源分配及表现评估作出决定。 分部表现乃根据可
报告分部溢利╱亏损进行评估,而此乃经调整除税前溢利╱亏损计算方法。 经调整除税前溢利╱亏
损与本集团除税前溢利之计量基准一致,当中并无计及未分配利息收入、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未
分配汇兑差额净额、企业及其他未分配折旧,以及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
分部资产不包括递延税项资产、可返还税项、已抵押银行存款、现金及等同现金资产,以及其他未分
配总部及企业资产,原因为此等资产乃集团统一管理。
分部负债不包括应缴税项、递延税项负债及其他未分配总部及企业负债,原因为此等负债乃集团统一
管理。
- (续)
(a) 经营分部
应用服务 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 投资 总额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分部收入:
销售予外界客户(附注5) 67,771 70,191 51,626 56,517 828 859 120,225 127,567
分部间销售 453 764 1,397 7,024 – – 1,850 7,788
其他业务收入 1,155 253 – 57 92 98 1,247 ^ 408 ^
分部收入总额 69,379 71,208 53,023 63,598 920 957 123,322 135,763
对账 :
分部间销售对销
(1,850 ) (7,788
)
121,472 127,975
分部业绩 15,747 14,708 14,797 14,550 (764 ) (356 ) 29,780 28,902
对账:
未分配利息收入 6,282
#
7,236
#
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 3
#
–
#
未分配汇兑差额净额 (784 ) 403
企业及其他未分配折旧 (393 ) (117 )
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 (13,361 ) (15,660 )
除税前溢利 21,527 20,764
- (续)
(a) 经营分部(续)
应用服务 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 投资 总额
二零二五年
六月
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
三十一日
二零二五年
六月
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
三十一日
二零二五年
六月
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
三十一日
二零二五年
六月
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
三十一日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分部资产 180,512 185,835 56,174 63,512 59,347 61,172 296,033 310,519
对账:
分部间应收款项对销 (3,273 ) (2,093 )
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资产 363,958 364,181
资产总值 656,718 672,607
分部负债 87,636 94,138 20,678 34,423 608 608 108,922 129,169
对账:
分部间应付款项对销 (3,273 ) (2,093 )
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负债 42,312 43,271
负债总值 147,961 170,347
- ,225,000港元(二零二四年:127,567,000港元)。
^ 包括于简明综合损益表内之综合其他业务收入为1,247,000港元(二零二四年:408,000港元)。
# 包括于简明综合损益表内之综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6,285,000港元(二零二四年:7,236,000港元)。
- (续)
(a) 经营分部(续)
应用服务 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 投资 总额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其他分部资料: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 –
–
– – (2,000 ) (1,000 ) (2,000 ) (1,000 )
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之财务
资产公平值收益╱
(亏损)净额 –
–
– – 312 (243 )
312 (243 )
其他无形资产摊销 2,564 2,799 3,885 3,874 – – 6,449 6,673
折旧 1,015 1,162 479 578 – – 1,494 1,740
企业及其他未分配折旧 1,557 2,618
3,051 4,358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
(拨回减值)净额* (242 ) 362 136 32
– – (106 ) 394
资本开支 645 117 629 301 – – 1,274 418
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资本开支 178 137
1,452 555
- ,000港元(二零二四年:
844,000港元)及 77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454,000港元),以及来自应用服务分部及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
分部之应收贸易账款拨回减值分别为 912,000港元(二零二四年:482,000港元)及 634,000港元(二零二四
年:422,000港元)。
资本开支包括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其他无形资产。
- (续)
(b) 地区资料
(i) 来自外界客户之收入
香港及其他国家╱地区 中国内地 总额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分部收入:
销售予外界客户 100,530 104,680 19,695 22,887 120,225 127,567
上述收入资料乃以客户所在地为基准。
(i) 非流动资产
二零二五年
六月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香港 129,775 134,477
中国内地 94,092 98,810
223,867 233,287
上述非流动资产资料乃按资产所在地呈列,当中并未计及财务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
(c) 一名主要客户之资料
来自一名外界客户交易之收入占本集团总收入10%或以上: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来自一名主要客户之收入为41,482,000港元(二零二四年:
40,664,000港元),有关金额乃来自呈列于应用服务分部和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分部的客户交易。
- 、其他业务收入、及其他收入及收益
收入分析如下: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 119,397 126,708
来自其他来源的收入
投资物业之租金收入总额 828 859
120,225 127,567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
(i) 分拆收入资料
解决方案及
应用服务 集成服务 总额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分部
货品或服务类别
销售货品及提供软件及政府电子贸易服务 14,497 329 14,826
提供软件实施及相关服务、及资讯科技解决
方案实施及相关服务 14,174 23,773 37,947
提供软件即服务产品及维护服务 39,100 27,524 66,624
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 67,771 51,626 119,397
地区市场
香港及其他 50,106 49,596 99,702
中国内地 17,665 2,030 19,695
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 67,771 51,626 119,397
确认收入时间
于某一时间转让货品及服务 14,497 329 14,826
于一段时间内转让服务 53,274 51,297 104,571
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 67,771 51,626 119,397
- 、其他业务收入、及其他收入及收益(续)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续)
(i) 分拆收入资料(续)
解决方案及
应用服务 集成服务 总额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千港元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分部
货品或服务类别
销售货品及提供软件及政府电子贸易服务 11,523 3,400 14,923
提供软件实施及相关服务、及资讯科技解决
方案实施及相关服务 19,207 26,572 45,779
提供软件即服务产品及维护服务 39,461 26,545 66,006
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 70,191 56,517 126,708
地区市场
香港及其他 50,030 53,810 103,840
中国内地 20,161 2,707 22,868
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 70,191 56,517 126,708
确认收入时间
于某一时间转让货品及服务 11,523 3,400 14,923
于一段时间内转让服务 58,668 53,117 111,785
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 70,191 56,517 126,708
(i) 履约责任
有关本集团履约责任的资料概述如下:
销售货品及提供软件及政府电子贸易服务
履约责任一般于货品╱服务交付后达成,一般需要预先付款,而结余一般自交付日起计30至60
日内到期。
提供软件实施及相关服务
履约责任一般随提供服务的时间达成,而付款一般自开出账单日期起计30至60日内到期。
提供资讯科技解决方案实施及相关服务
履约责任一般随提供服务的时间达成,而付款一般自出账单日期起计30日内到期。 一般情况下,
客户会保留款项的若干百分比,因本集团取得最终付款的权利取决于各客户相关合约订明的若
干期间内对服务质素的满意程度。
- 、其他业务收入、及其他收入及收益(续)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续)
(i) 履约责任(续)
提供软件即服务产品供应及维护服务
履约责任一般随提供服务的时间达成,而预付款项一般须于提供服务前支付。
于六月三十日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未履行或部分未履行)的交易价格金额如下: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金额预期确认为收入:
一年内 47,270 51,696
超过一年 635 863
47,905 52,559
已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金额预期将于一年后确认为收入涉及将于三年内达成的维护
服务。 所有其他已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金额预期将于一年内确认为收入。 上述披
露的金额并不包括受限制可变代价。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其他业务收入
收回增值税退税 312 131
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之上市投资股息收入 92 98
租赁修订之收益 – 57
其他 843 122
1,247 408
其他收入及收益
银行利息收入 6,282 7,236
租赁修订之收益 3 –
6,285 7,236
6. 除税前溢利
本集团之除税前溢利经扣除╱(计入)下列各项: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折旧
*
664 313
使用权资产之折旧 2,387 4,045
其他无形资产摊销
6,449 6,673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及行政总裁薪酬)^
#
:
工资、薪金、津贴及其他褔利 71,589 72,199
股权结算以股份支付开支 340 642
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定额供款计划)
*
5,377 4,589
减:于其他无形资产资本化之金额 (820 ) –
76,486
77,430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回减值)净额 (106 ) 394
- 、厂房及设备之折旧1,000港元(二零二四年:8,000港元)纳入简明综合损益表之「从第三方采购货物及
服务之成本」内。
期内其他无形资产摊销6,449,000港元(二零二四年:6,673,000港元)纳入简明综合损益表之「其他无形资产摊销」
内。
* 本集团作为雇主,并无任何已没收供款可用于减少现有供款水平。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并无被没收的
供款可用于减少往后年度的退休金计划供款(二零二四年:无)。
^ 包括有关应用软件产品之研究及开发成本为9,327,000港元(二零二四年:9,689,000港元)。
# 包括于简明综合损益表分类为「销售及服务成本─相关员工成本」、「销售及分销开支」及「一般及行政开支净额」
之数额76,486,000港元(二零二四年:77,430,000港元)。
7. 所得税
香港利得税乃根据本期间内于香港产生之估计应课税溢利税率16.5%(二零二四年:16.5%)作出拨备,
惟本集团一间附属公司成为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实体。 该附属公司的首笔2,000,000港元(二零二四
年: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将按8.25%(二零二四年:8.25%)征税,而其余应课税溢利则按16.5%
(二零二四年:16.5%)征税。 其他地区应课税溢利之税项乃根据本集团经营业务所在国家╱司法权
区按适用税率计算。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即期-香港
期内支出 4,137 3,980
过往期间多提拨备 (6 ) (6 )
即期-其他地区
期内支出 56 45
过往期间少提拨备 10 –
递延 (1,228 ) (1,298 )
期内税项支出总额 2,969 2,721
香港税务局(「税务局」)于二零二年向本公司一间附属公司(「第一间附属公司」)发出询问函
(「第一次税务局询问」),内容有关索偿若干研发开支的额外扣减(「研发开支额外扣减」)。 在
提供税务局第一轮查询所要求的研发开支额外扣减的可用资料和文件后,第一间附属公司于二零二三
年十月收到评税主任的回复。 第一间附属公司对评税主任的立场持有不同意见并于二零二四年一月
提交回复。 截至报告日期,第一间附属公司已对税务局的五次询问作出回应。 税务局的最新询问于
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发出。 税务局并于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向第一间附属公司就二零一八
╱一九年课税年度发出保障性评税,要求缴付约70万港元的税款。 第一间附属公司已于反对期限内
就二零一八╱一九年课税年度的保障性评税提出异议,并已购买约70万港元的储税券(「储税券」)。
税务局于二零二三年三月及二零二四年一月向本公司另外两家附属公司(「第二及第三间附属公司」)
发出保障性评税,要求就二零一六╱一七年课税年度及二零一七╱一八年课税年度缴付合共约80万港
元及100万港元的税款。 于二零二五年三月,已向第二及第三间附属公司发出二零一八╱一九年课税
年度的保障性评税,要求缴付约60万港元的税款,并向本公司另外两家附属公司(「第四及第五间附
属公司」)要求缴付二零一八╱一九年课税年度合共约340万港元的税款。
根据与评税主任的讨论,税务局正在审查上述附属公司(「该等附属公司」)由二零一六╱一七年课
税年度起计的税务事宜,而之所以发出上述保障性评税仅为保持该课税年度开放性且避免法定时限届
满而失效。 评税主任在讨论中表示,税务审查的重点是第二及第三间附属公司的若干费用的性质及
能否扣税,以及第四及第五间附属公司从事研发活动所申报的研发开支额外扣减(「扣税申报」)。
该等附属公司已就二零一六╱一七年、二零一七╱一八年及二零一八╱一九年课税年度的保障性评税
提出异议,并已分别就二零一六╱一七年、二零一七╱一八年及二零一八╱一九年课税年度购买约80
万港元、90万港元及340万港元的储税券。
- (续)
于二零二五年五月,该等附属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与税务局评税主任进行了初步会谈,提供了本公司及
其附属公司(包括上述附属公司)业务营运的背景资料。 评税主任在会议中表示,税务审查的主要重
点是研发开支额外扣减申索,经双方同意,本集团将提供有关研发活动的若干资料,以协助评税主任
审核该个案。 于二零二五年八月,税务局向第四及第五间附属公司以及另一间附属公司发出有关其
研发开支额外扣减申报的询问函。
本公司董事认为,上述附属公司有正当理据提出扣税申报(「税务处理」)。 然而,目前尚不确定税
务局是否根据税法接受该税务处理。 截至本集团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批准日,董事认为本集团简
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已就上述附属公司所产生的若干费用计提足够税务拨备,这些费用目前正与税务
局讨论是否符合研发开支额外扣减的资格。
8. 股息
- ,董事会决定向于二零二五年九月二日(星期二)(即记录日期)名列股东名
册之本公司普通股东以现金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055港元(二零二四年:中期股息0.055港元)。
- :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获批准及于中期间派付有关上个财政年度之
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55港元
(二零二四年:末期股息0.055港元) 13,438 13,485
减:根据本公司有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持有之股份所得股息 (85 ) (119 )
13,353 13,366
9. 母公司普通股东应占每股盈利
每股基本盈利金额乃根据母公司普通股东应占本期间溢利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242,787,539股(二零二四年:243,670,021股)计算,并就剔除本公司有限制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所持股
份作出调整。
每股摊薄盈利金额乃根据母公司普通股东应占本期间溢利计算。 计算所用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之期内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以及假设于所有根据本公司授出之所有具摊薄作用
有限制股份被视作归属时,本公司已按无偿方式发行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数据如下:
盈利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乃按母公司普通股东应占溢利计算。
股份
股份数目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未经审核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242,787,539 243,670,021
摊薄影响-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根据本公司有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授出之有限制股份 761,024 1,040,374
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股份数目 243,548,563 244,710,395
10. 应收贸易账款
二零二五年
六月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应收贸易账款 33,466 44,522
减值 (4,940 ) (5,008 )
28,526 39,514
本集团之交易条款因应个别合约或视乎与个别客户之特别安排而异,可能包括货到付款、预先付款及
赊账。 就该等以赊账形式进行交易之客户而言,整段信贷期一般不多于60天,惟倘若干项目施工期较
长、或就主要或特定客户,可延长信贷期。 本集团一直严格控制其未偿还之应收贸易账款,管理层亦
定期审阅逾期款项结余。 本集团并无就此等应收贸易账款结余持有任何抵押品或作出其他信贷改进
事宜。 应收贸易账款并不计利息。
于报告期间结算日,应收贸易账款按发票日期并经扣除拨备之账龄分析如下:
二零二五年
六月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一个月内 16,991 24,232
一至三个月 6,436 9,269
四至六个月 3,352 3,177
七至十二个月 1,747 2,836
28,526 39,514
应收贸易账款之减值亏损拨备变动如下: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于期/年初 5,008 4,256
减值亏损/(拨回减值)净额 (106 ) 793
撇销无法收回款项 (6 ) –
汇兑调整 44 (41 )
于期/年终 4,940 5,008
- 、其他应付款项、应计款项及拨备
二零二五年
六月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应付贸易账款 8,661 12,176
其他应付款项 31,877 31,034
应计款项 19,694 27,264
拨备 820 795
61,052 71,269
分类为流动负债部分 (60,232 ) (70,474 )
分类为非流动负债部分 820 795
于报告期间结算日,应付贸易账款按发票日之账龄分析如下:
二零二五年
六月三十日
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未经审核 ) (经审核 )
千港元 千港元
一个月内 7,205 11,651
一至三个月 1,127 354
四至六个月 57 5
六个月以上 272 166
8,661 12,176
应付贸易账款并不计息,一般按30天期限结清。
12. 或然负债
于报告期间结算日,并未于财务报表内作出拨备与若干担保有关之或然负债如下:
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公司已就本集团承接之若干合约而由各间银行发出之履约保证╱担保向若
干银行提供为数31,7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31,700,000港元)之担保,其中21,643,000
港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2,168,000港元)已于报告期间结算日动用。
主席报告
各位股东:
回顾
本人谨代表科联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会(「董事会」)欣然呈报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统称「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尽管经济环境充满挑战,本集团的总收入扣除从第三方采购货物及服务之成本后(「扣除直接第三方
成本后之收入净额」)录得1.08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098亿港元轻微下跌1.7%。 与此同时,毛
利率增至56.7%(二零二四年:54.1%)。
诚如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度业绩所提述,持续的业务动能有赖于具成本效益的营运模式及专注的市
场推广策略。业绩反映出精简流程的成功执行,有效降低了员工成本及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 此
外,本集团扩展了其在中国内地大湾区的软件开发能力,加速产品创新并提升项目交付效率。 因此,
经营溢利增加23.3%至1,77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1,440万港元),而经营溢利率(经营溢利除以
收入计算)由二零二四年的11.3%改善至14.7%。
然而,银行利率下降导致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13.2%至63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720万港元)。 此
外,本集团的投资物业录得估值亏损20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100万港元),反映市场气氛低迷。
尽管市场形势具挑战性,股东应占综合纯利仍温和增加2.4%至1,86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1,820万
港元)。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至7.66港仙(二零二四年:7.46港仙)。
考虑到经营业务所得的强劲现金流量及持续稳健的财务状况,董事会就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
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5港仙,与上期派付的5.5港仙相同。
业务回顾
应用软件
不利的宏观经济状况导致企业客户缩减人手,并放缓对企业管理软件的投资。 因此,本集团应用软
件
[1]
分部于报告期间的整体收入下跌。 然而,该分部透过来自软件即服务(「软件即服务」)订单的
经常性收入持续增长,展现出其韧性。 透过提升营运效率及有效的成本控制,本集团成功维持分部
盈利能力,展现出业务在收入压力下的强劲执行及适应能力。
业务回顾(续)
应用软件(续)
本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业务因市场疲弱而持续面临
挑战。 在Pi HCM(一款基于云端原生、并获得市场正面回馈的人力资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软
件)推出后,本集团获得多项新客户合约,当中包括香港其中一家最大型的清洁服务集团、香港特
别行政区政府(「政府」)辖下一个主要法定机构,以及香港一个充满活力的数码科技枢纽。 此外,
现有安装基础的升级订单数量亦不断增加。 尽管早期实施的困难依然存在,管理团队正积极应对这
些挑战以加快进度。 管理层对Pi HCM在期内将继续为现有及潜在客户开拓新商机充满信心。
尽管不同产品线表现各异,本集团的企业软件业务在软件即服务收入方面维持稳定增长。 企业零售
管理软件(「企业零售管理软件」)业务展现强劲复苏,主要得益于企业客户增加优化订单所致。 企
业信息管理软件(「企业信息管理软件」)业务保持稳定。 CISC于报告期内表现有所改善,获益于特
许权收入有所增加。
企业采购管理软件(「企业采购管理软件」)业务的溢利贡献有所下降,原因是公司投入了更多资源,
用于部署具备云端原生架构及人工智能功能的新版本 ProSmart 3.0。 该产品旨在简化采购流程并提
升合规效率。 管理层相信,ProSmart 3.0 将有助于加强客户互动,并推动业务的持续增长。
本集团坚守创新承诺,持续投入产品研发,以新的人工智能功能重塑其软件组合。
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
主要由于专业服务收入减少及缺乏第三方产品销售,本集团的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
[2]
分部收入减少
8.7%至5,16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5,650万港元)。 尽管如此,该分部仍保持稳定的经常性维护收入。
透过精简营运流程和严格的成本管理,本集团分部溢利维持于1,48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1,460万港
元),反映业务在收入挑战下仍具其韧性。
管理服务
[2]
于期内继续产生强劲的经常性收入,主要来自水务署客户服务及收费系统(「客户服务及
收费系统」)的持续项目以及向其他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
开发服务
[2]
的合约签订及专业服务确认有所放缓,主要由于政府在资讯科技服务方面的开支更趋保
守。 尽管如此,该分部把握了网络安全及为政府及其他机构提供独立测试服务等高需求领域的新机
遇,为其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为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推动技术本地化的机遇,本集团正与中国内地领
先的创新科技公司建立策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合作旨在将尖端技术整合到本集团的产品组合
中,并提升其团队的专业知识。 本集团期望透过与顶尖中国科技供应商建立协作生态系统,为客户
提供创新且增值的解决方案及服务。
业务回顾(续)
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续)
中国内地的集成服务
[2]
业务分部表现轻微下跌,主要由于销售减少所致。
电子服务及相关业务
香港的贸易活动于二零二五年上半年较二零二四年同期表现强劲。 本集团的GETS
[1]
业务表现优于
市场,于报告期内收入及溢利贡献均录得双位数增长。
投资
市场环境持续严峻,对本集团投资物业的估值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估值下调200万港元(二零二四
年:100万港元)。 因此,投资分部于报告期间录得亏损8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则录得亏损40万
港元。
前景
二零二五年全球经济前景喜忧参半,温和增长伴随重大风险。 主要挑战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贸易争端、金融市场波动以及国际合作的削弱,所有风险都可能阻碍全球经济增长。 至于香港,财
赤可能导致政府资讯科技开支受压,这或会影响本集团于二零二五年下半年的表现。 然而,香港特
区及中国内地的整体经济前景仍然乐观,预计将持续增长,尽管受利率及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影响,
不同行业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商业信心及投资意愿。
尽管面临挑战,本集团仍能凭借严谨的成本管理、精准的市场推广策略、庞大的现有客户群所带来
的经常性收入,以及以云端原生架构为基础的强大软件即服务组合等优良条件以应对当前环境。 这
些优势亦提升了其经常性收入的稳定性及可扩展性。
本集团正积极探索各种合资及并购机会以拓展海外市场,并采取审慎方针,以在实现增长目标的同
时兼顾财务回报。 我们预期一项策略性举措将于下半年落实。
注解:
[1]
本集团之应用服务业务乃为企业提供应用软件及电子商务服务,包括(i)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采
购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及企业零售管理(统称「应用软件」)之企业应用软件(其中包括软件即服务产品
供应)之实施及持续支援服务;及(i)政府电子贸易服务(「GETS」)、云端服务及其他相关增值服务(统
称「电子服务及相关业务」)。
[2]
本集团之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业务包括(i)提供资讯科技解决方案实施及应用软件开发(其中包括软件即
服务产品供应)之开发服务;(i)提供资讯科技及相关营运╱基础设施外判服务之管理服务;及(i)提供
资讯科技系统与网络基础设施,辅以相关设计、实施及持续支援服务之集成服务。
财务回顾
扣除直接第三方成本后之收入净额
于报告期间,本集团扣除直接第三方成本后之收入净额轻微下跌1.7%至1.080亿港元(二零二四
年:1.098亿港元)。 此减少主要由于专业服务收入确认减少及新合约出现延迟所致。 然而,经常
性收入(包括维护及软件即服务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由于第三方产品销售及外判服务减少,
货物及服务成本亦减少550万港元,或30.9%,至1,23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1,770万港元)。
员工成本及其他营运开支/收入(包括销售及分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净额、应收贸易账款拨回
减值/(减值)净额、财务费用、其他无形资产摊销及其他营运收入)
由于精简人手,整体员工成本减少1.2%,至7,65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7,740万港元)。
精准的市场推广活动有助节省销售及分销开支。 然而,这些节省被去年开始扩张的销售及市场推
广团队产生的开支所抵销,导致整体销售及分销开支轻微增加2.6%至1,80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
1,760万港元)。
受惠于办公室搬迁及营运效率提升,令一般及行政开支净额减少320万港元,或10.7%至2,670万
港元(二零二四年:2,990万港元)。
其他无形资产摊销减少3.4%,至64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670万港元),反映此类开支持续下降。
其他营运收入随著收到多项政府补贴而有所增加。
经营溢利
受惠于成本及开支节省,经营溢利增加330万港元,或23.3%,至1,77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1,440
万港元)。 经营溢利率亦有所改善,由去年同期的11.3%上升至今年的14.7%。
非营运收入及收益净额(包括其他收入及收益、汇兑差额净额及公平值收益╱(亏损)净额)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13.1%,至63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720万港元),主要由于报告期间银行利
息收入减少所致。
本集团面临不利市场气氛的挑战,对其投资物业的估值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于期内录得公平值
下调20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100万港元)。
相反,股市畅旺对财务资产的估值带来正面影响,录得公平值收益3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亏损
20万港元)。
所得税开支
与本地应课税溢利增加一致,所得税开支增加20万港元,或9.1%,至30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
270万港元)。
财务回顾(续)
纯利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轻微增加40万港元,或2.4%,至1,86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1,820万港元)。
纯利率(以股东应占期内溢利除以总收入计算)改善至15.5%(二零二四年:14.2%)。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温和减少990万港元,或4.2%,至2.281亿港元(二零二四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2.380亿港元)。 有关减少主要由于几个因素:其他无形资产的持续摊销、投
资物业的估值下调以及使用权资产折旧。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轻微减少590万港元,或1.4%,至4.287亿港元(二零二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4.346亿港元)。 有关变动乃主要由于应收贸易账款、预付款项及已付按金、及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所致,惟被合约资产及可返还税项增加部分所抵销。
流动负债及非流动负债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的流动及非流动负债减少2,240万港元,或13.1%,至1.480亿
港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703亿港元)。 该下降主要由于应付贸易账款、合约负债及
租赁负债减少所致。
分部资产及负债
应用服务业务的分部资产减少,乃主要由于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以及使用权资产及应收贸易账款减
少所致。 相应地,分部负债亦有所减少,反映应计款项、合约负债及租赁负债的下降。
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分部资产亦录得减少,乃由于应收贸易账款、预付款项及按金减少所致。 分
部负债减少,主要由于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合约负债减少所致。
投资分部的资产减少,主要由于一项投资物业的估值下调所致。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大致维持5.076亿港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
十一日:5.011亿港元)。 轻微增加主要反映期内产生的溢利,惟被派发二零二四年末期股息所部
分抵销。
库务政策
本集团已对其库务政策采取审慎的财务管理方针,故在整个回顾期内维持健康的流动资金状况。
本集团致力透过进行持续的信贷评估及评估其客户的财务状况以降低信贷风险。 为管理流动资金
风险,董事会紧密监察本集团的流动资金状况,以确保本集团的资产、负债及其他承担的流动资金
结构可应付其不时的资金需求。
资产抵押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已抵押公平值为5,50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5,700万港元)之一项投资物业、为数无(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90万港元)之上市股本
证券及为数2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025亿港元)之银行结余,作为本集团/本
公司附属公司获授若干一般银行融资,包括担保╱履约保证融资合共3,39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十
二月三十一日:1.118亿港元)之担保,其中2,180万港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2,230万
港元)已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动用。
财政资源及流动资金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资产为3.269亿港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
日:1.289亿港元)。
本集团全部手头资金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为单位。 由于此等货币之汇率波动风险相对甚低,故
本集团并无采纳任何对冲政策。 然而,本集团一向密切监察外汇风险,并在需要时对冲任何重大
外币风险以尽量减低汇兑损失。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并无银行借贷(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无)。 本集团之流
动比率(即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为3.3(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9),以及资产负债比率
(即负债总值除以资产总值)则为22.5%(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25.3%)。
薪酬政策及雇员数目
本集团按雇员表现、工作经验及现行市况向彼等支付薪酬。 除基本薪金外,本集团可酌情向雇员
提供花红及其他奖励,以奖赏彼等之表现及贡献。
就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采纳之薪酬政策与本集团二零二四年报所披露者一致。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雇用335名全职雇员及10名兼职雇员(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
一日:337名全职雇员及10名兼职雇员)。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公司已设立股份奖励计划,借此激励及奖赏为本集团业务成功作出贡
献之雇员以及为本集团之持续发展挽留有关雇员。
重大投资
除本公布所披露者外,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
涉及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之重大交易
除本公布所披露者外,本集团于期内及直至本公布日期并无进行任何涉及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之
重大交易。
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之未来计划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概无就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制定任何特定计划。
或然负债
除本公布所披露者外,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
中期股息
董事会宣布就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派付每股普通股中期股息0.055港元(二零
二四年:中期股息0.055港元)。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
本公司将由二零二五年九月一日(星期一)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二日(星期二)(首尾两天包括在内)
期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 为合符资格获取中期股息,所有股份过户文件连同有关股票证
书及过户表格,必须于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星期五)下午四时三十分前送达本公司之香港股
份过户登记分处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地址为香港夏悫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
17楼。 股息将于二零二五年九月十六日(星期二)或前后向于二零二五年九月二日(星期二)(即
记录日期)名列本公司股东名册之股东派付。
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
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于期内概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
企业管治常规
本公司致力于切合实际之范围内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以强调廉正、高透明度及问责性为原则。 董
事会相信优良企业管治对本公司之成功及提升股东价值乃非常重要。
董事会认为,本公司于报告期间一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上市规则」)附
录C1所列明企业管治守则(「企业管治守则」)所载之守则条文。
本公司认为已采取足够措施,确保企业管治实务与企业管治守则订明者相若。
证券交易标准守则
本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之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本公司证券之行为守则。 根据向本公
司各董事作出之特定查询,各董事于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一直遵守标准守则
所载规定标准。
风险管理架构
本集团已按照上市规则及其他法规所载之规定,建立有效之风险管治及管理架构。 该架构之构造
令董事会及管理层能够获适当授权及制衡,以履行彼等之风险管理相关职责。 该等职责包括根据
本集团业务策略及目标厘定风险偏好、制定风险政策以管理上述策略之执行,并设立风险审批、控
制、监控及补救之程序及权限。
隶属董事会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被定为负责本集团风险管理架构之最高架构。 委员会成员包括
三名执行董事及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参与制定本集团之风险偏好,并参照
其财务能力、策略定位、现行市况及监管要求,决定本集团愿意承担之风险水平。
风险管理委员会将继续确保本集团之风险偏好能真实反映于管理层执行其业务职能时所采用之政
策及程序。 风险管理委员会将定期检讨本集团之风险管理架构,并确保已遵照既有政策及运用适
当资源执行所有与重大风险相关之任务。
董事会已审阅并认为本公司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属有效及适当。
审核委员会
本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第3.21条成立审核委员会,旨在审阅及监督本集团之财务申报过程、风险管
理及内部监控。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审核委员会由本公司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截至
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惟审核委员会与本公司管理
层及外部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就本公司采纳之会计政策是否合适及贯彻一致已进行讨论。 审
核委员会已审阅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
公布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
本公布刊登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w.hkexnews.hk)及本公司网站(w.ctil.com)。 二
零二五年中期报告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w.hkexnews.hk)及本公司网站
(w.ctil.com)刊载,并将寄发予本公司股东(应要求)。
鸣谢
本人谨代表董事会及管理层,对全体员工、股东、客户及业务伙伴于本期间对本集团之支持致以衷
心感谢。
承董事会命
科联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主席
吴长胜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于本公布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吴长胜先生、张伟霖先生、梁景新先生及吴国强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
事陈婉珊女士、潘少海先生及丁良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