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63 零跑汽车 公告及通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对本公告的内容概不负责,对其准确性
或完整性亦不发表任何声明,并明确表示,概不对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内容而产生或因倚
赖该等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 LTD.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9863)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
中期业绩公告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我们」、「本公司」或「零跑」,连同其附属
公司统称「本集团」)董事(「董事」)会(「董事会」)欣然公布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
30日止六个月(「报告期」)的未经审计中期合并业绩,连同2024年同期比较数字。
该等中期业绩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并经董事会审核委
员会(「审核委员会」)及本集团独立核数师审阅。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摘要
经营亮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
转正,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4.1%,半年度毛利率创本公司成立以来新高;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汽车总交付量为221,664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
榜首。2025年7月,公司交付量再次突破新高,达50,129台,连续5个月位居
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也成为2025年以来唯一家月交付量超5万台的
中国新势力品牌公司。
财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人民币242.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
民币88.5亿元增加174.0%,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整车及备件交付量的增
加,战略合作、碳积分交易带来的收入增加,以及整车交付量增长带动相关
服务收入的增加;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为14.1%,较2024年同期的1.1%提升
13个百分点,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i)销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i)持续
进行的成本管理工作;(i)产品组合的优化;及(iv)其他业务产生的收益;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0.3亿
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2.1)亿元。撇除作为雇员福利开支一部份的以股
份为基础的付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为人民币3.3亿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0.2)亿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8.6亿元,
2024年同期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7亿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8.6亿元,2024年同期自
由现金流为人民币(4.8)亿元;
• 本公司在手资金充裕,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
金、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银行定期存款结余为人民币295.8亿
元。
销量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汽车总交付量为221,664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
首,较2024年同期交付量增长155.7%;
• 2025年7月,公司交付量再次突破新高,达50,129台,连续5个月位居中国新
势力品牌销量榜首,也是2025年以来唯一家月交付量超5万台的中国新势
力品牌公司;
• 截至2025年6月18日,零跑达成累计交付超80万台的里程碑;
• C10上市13个月全球交付破10万台,单月交付量最高超过1.4万台;截至2025
年8月12日,C10连续3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型SUV销量榜首;
• 2025年6月,C11累计销量跨越25万台的里程碑;
• 截至2025年8月13日,C16连续8周稳居20万内中大型SUV销量榜第一;
• B10上市次月交付即超万台,是零跑最快交付破万的产品,代表公司的销售
能力、品牌影响力、生产保障能力等综合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 B01于2025年7月24日上市,上市72小时订单超1万台,B01销量有望在B10
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产品
2025年以来,公司推出B平台2款全新车型,并对C平台现有3款车型进行改款,
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以上车型均基于全新LEAP 3.5架构
打造,为用户提供最前沿的科技体验。
零跑B10于2025年4月10日上市,公司凭借全域自研的技术实力,在12万级SUV
上实现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并搭载了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芯片。B10上市1个
月,就斩获18项大奖,包括获得最新标准下的全国首台整车热舒适之星、纯电动
汽车座舱能效之星称号,也是全国首台获得2024国际CMF设计奖•绿色设计奖,
同级首个获得美国好设计奖铂金奖,同级唯一获得法国设计奖金奖及伦敦设计奖
金奖等的车辆。
零跑B01于2025年7月24日上市,定位主流市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面向年轻个
人及年轻家庭用户群体。B01搭载同级领先的650km超长续航、豪车级爆胎稳定
控制等多项领先功能,以全能满配的六边形战士形象,凭借颠覆性的产品力切入
A级轿车市场。
新款C10于2025年5月15日上市,以「技术平权」理念,将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
达、端到端辅助驾驶、百万豪车级底盘技术等高端配置普惠至14万级市场,是同
级唯一纯电600公里级续航和全域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产品。同时,对底盘硬件
进行重新调校并升级,配合220kW高压电驱,为用户带来更强的驾驶乐趣和更舒
适的体验。零跑C10已斩获中欧澳三大五星安全认证,并以精致、舒适、智能、
安全四大价值核心荣获多项国际设计大奖。
新款C16于2025年6月18日上市,是同级唯一采用CTC2.0和800V方案的产品,定
位「超舒适智能长续航SUV」,推出「冠军6座」与「全新5座」双版本,以70余项升
级、超人民币2.5万元价值进阶,打造多孩家庭和追求高品质人群的全场景出行体
验。
上市四年热销不衰的零跑C11,立足25万台销量里程碑,于2025年7月10日全新
上市。全新C11相较于原C11近50%核心部件焕新,超110项体验升级、125项越
级标配,以越级配置重塑15-20万中型SUV市场价值标杆,将AR-HUD、激光雷达
和800V超充推向主流市场。
研发
2025年3月10日,公司发布了LEAP 3.5技术架构,采用高通8650芯片和高通8295
智能座舱芯片的组合方案,创新融合实现了组合辅助驾驶的舱驾一体,同时将区
域控制器布置在一个总区域控制器中,实现了全球集成度最高的中央域控,实现
以中央域控为底座,智驾、智舱、电驱、电池、热管理和底盘等技术全新升级。
2025年上半年,智能驾驶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相较2024年同期,智驾团队规模和
算力资源投入均提升近100%。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落地方面,基于端到端算法的
城市通勤领航辅助功能首次实现量产并上车;基于EA 3.5架构的高通8650域控
组合辅助驾驶方案研发效率显著提升,仅用6个月即完成开发并首次应用于B平台
车型。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战略投入,加大端到端和VLA技术的研发
资源,并在2025年底前实现城市NOA组合辅助驾驶能力。
公司全域自研的AR-HUD已首次应用于全新C11,搭载同级最大60英寸AR-
HUD,支持车速、AR、地图三模式智能切换,未来还将覆盖D平台及C平台主力
车型。公司的AR-HUD技术依托两大核心优势:在光学成像技术方面,公司凭借
创始团队在安防行业积累的光学设计经验及供应链整合能力,确保高成像质量与
成本优势;在AR算法整合方面,全域自研体系高效融合ADAS、智能座舱及HUD
多系统数据,缩短开发周期并提升交互体验。
2025年上半年,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通过零件工艺、冷却系统、电机电磁及
控制器电路等多维度系统性优化后提升约1%,综合效率水平持续领先行业;新一
代压缩机项目成功量产,经深度优化后NVH性能达业内最佳水平,运行脉动有效
值(RMS)≤10kPa。
零跑CTC电池首批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GB 38031-2025)要求,已提前一年拿下史
上最严苛的国标「安全通行证」。此外,基于行业最严苛安全标准,零跑CTC电池
已通过1,029项安全实验与128项性能验证的严苛企标考核,极端情况下确保不起
火、不爆炸、无热蔓延。零跑各平台车型已搭载超25万套CTC2.0电池,以「超安
全、超快充、超智能、超性能、超比能」致力打造行业创新标杆。
销售渠道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销售服务网络已覆盖286个城市,较去年同期新增88
城,共布局806家销售门店(含315家零跑中心和491家体验中心)及461家服务门
店。得益于公司的「1+N」模式和培育核心经销商的「金种子」计划等措施,上半年
单店效同比提升超50%。
2025年下半年,公司一方面将持续深化在一二线城市的渠道布局,另一方面将持
续推进空白城市渠道下沉,提升渠道的覆盖度、质量及经营能力。预计到2025年
年底将新增覆盖60个空白市、县,地级市,城市覆盖率将提升至90%,进一步扩
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快零跑中心店和城市展厅门店布局速度,进
一步渗透核心汽车商圈。
零售
公司通过部署全链路数字化营销及服务系统,构建了以终端用户为核心的一体化
运营体系。该系统深度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触点,实现用户全场景体验的无缝覆
盖。基于DMP等智能工具,公司以「潜客挖掘-潜客触达-潜客转化成交-已
成交用户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全链路、全场景为主线,用数据和标准流程推动
业务实现360度全触达用户。这一系统化解决方案不仅实现了全流程数据驱动,
更在运营效率层面树立了行业标杆。2025年上半年,核心零售指标全面提升:潜
客锁单率较2024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全车系到店锁单率提升5个百分点;门店运
营效能同比增长27%,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服务
2025年上半年,「三快两省」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1)服务响应快,专属服务群
15min响应率99.5%,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2)车辆维修快,一次性修复率上升到
98.3%,环比提升4.4个百分点;(3)备件供货快,48H送达率91.5%,环比提升14.3
个百分点。2025年下半年,公司继续将「三快两省」(响应快、修车快、供件快、
省时、省心)为核心服务理念,通过系统性能力建设持续强化用户服务这一战略
竞争优势。
资本及战略合作
2025年3月3日,中国一汽与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发挥
各自在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目
前,双方首个合作开发车型项目已经落地,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双方还将
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使双方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2025年3月26日,中国证监会出具《关于同意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
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覆》(证监许可[2025]614号),同意零跑定向增发内资股;6月
25日,零跑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修订本公司的公司章程以增加注册资本
的决议,上述事项稳步推进中。
全球化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20,375台,位居造车新势力品牌第一;6月,零跑汽车在
德国BEV市场占有率超1%;7月,超过4,000位欧洲用户下单了零跑的产品,创历
史新高。
首批B10已于2025年7月正式发往欧洲,并将于9月在慕尼黑车展正式上市。
2025年,公司在海外的产品和品牌影响持续发力。T03在2025 ECOBEST欧洲续
航赛中获得效率第一;公司在由德国汽车工业研究所品牌监测发起的「2025年度
德国经销商满意度」评选中成为德国汽车经销商满意度第一的新品牌。
2025年6月12日,右舵版C10和T03正式登陆香港市场。零跑全球第1,500家零跑
中心落地香港,进一步完善了零跑全球销售网络,香港市场成为连接欧洲与东南
亚市场的重要枢纽。
截至2025年6月底,Leapmotor International B.V.(「零跑国际」)在欧洲、中东、非
洲和亚太等约30个国际市场建立了超600家兼具销售与售后服务功能的网点,其
中欧洲超过550家,在亚太市场近50家,刷新势力品牌汽车出海速度纪录。
2025年4月18日,公司与Stelantis集团宣布在Stelantis集团的马来西亚吉打州的
Gurun工厂启动零跑C10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8月7日,首台零跑C10-OTS
车辆完成装配下线,为接下来的量产做好充分准备。
公司计划于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全球市场布局。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零跑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第三份ESG报告,系统呈现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
域的最新进展。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月公司连续第二年获得MSCI ESG A级
评级,这一权威认可充分印证了零跑汽车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维
度的全面领先优势。
作为以「科技向善」为发展导向的创新型企业,我们致力于将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
创造深度融合。2025年3月26日,公司向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00
万元,用于支持浙江省科技助力肢残人士公益项目,切实改善肢残人士的生活质
量和社会参与度,让技术进步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此外,公司积极探索具有市场价值的碳积分转让,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
益的双赢。
管理层讨论及分析
财务分析
收益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益为人民币242.5亿元,较截至2024年6月30
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8.5亿元增加174.0%。该变动主要由于整车及备件交付量的
增加,战略合作、碳积分交易带来的收入增加,以及整车交付量增长带动相关服
务收入的增加。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电动汽车及部件销售为人民币231.0亿元,较截至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8.4亿元增加161.4%。该变动主要由于整车及
备件交付量的增加。
销售成本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08.2亿元,较截至2024年6月
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7.5亿元增加137.9%。该增幅主要由于销量的增加,部分
被持续进行的成本管理工作所抵销。
毛利及毛利率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人民币34.3亿元,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
六个月的人民币1.0亿元增加3,330.0%。
毛利率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改善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
月的14.1%,主要由于(i)销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i)持续进行的成本管理工
作;(i)产品组合的优化;及(iv)其他业务产生的收益。
销售开支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开支为人民币14.1亿元,较截至2024年6月30
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9.0亿元增加56.7%。该增幅主要由于广告宣传投放力度增加
以及销售人员的增加。
行政开支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开支为人民币7.9亿元,较截至2024年6月30
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4亿元增加79.5%。该增幅主要由于行政人员人数的增加。
研发开支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8.9亿元,较截至2024年6月30
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2.2亿元增加54.9%。该增幅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以
及研发人员的增加。
经营利润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0.9)亿元,较截至2024年6月
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4.0)亿元改善96.3%。主要由于迅速增长的销量带动了毛
利的大幅增加。
财务收入净额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收入净额为人民币1.1亿元,较截至2024年6
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9亿元减少42.1%。该降幅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减少。
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净额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净额为人民币0.1亿元,较截至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0.1)亿元改善200.0%。该增幅主要由于联营公
司业绩的增长。
净利润及经调整净利润
基于上述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人民币0.3亿元,而截至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则为人民币(22.1)亿元。撇除作为雇员福利开支一部分的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为人民币3.3亿元,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则为人民币(20.2)亿
元。请参阅「管理层讨论及分析-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每股基本及摊薄利润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利润为人民币0.02元,而截至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则为人民币(1.65)元。
流动资金及资本资源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按公允价值计
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短期长期银行定期存款为人民币295.8亿元。经计及我们的
业务发展及扩张计划,我们相信我们的资本资源(包括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受限制现金、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短期长期银行定期存款、经营
活动产生的现金及可用信贷额度资金)足以为持续经营提供资金。
银行及其他借款的利息开支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银行及其他借款的利息开支为人民币0.5亿元,较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0.3亿元增加66.7%。
借款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借款总额分别为人民币26.7亿元
及人民币23.7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以人民币计值。
资本负债比率
本公司使用资本负债比率监控资本。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的资本负债比
率为负值,其按债务净额除以各财政期间末的资本总额计算。债务净额等于借款
总额及租赁负债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资本总额按权益总额加债务净额计算。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8.6亿元,而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7亿元,经营
活动现金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25.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改善主要由于
(i)产品交付量的增加及毛利率优化;(i)经营现金流管理优化。
自由现金流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8.6亿元,较截至2024年6月
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8)亿元,自由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3.4亿元。
有关改善主要由于上述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增加。
库务政策
倘本公司厘定其现金需求超过当时手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则可能寻求发
行股本或债务证券或获取信贷融资。
资产质押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就发行银行承兑票据、银行借款保证金、关税保函
及与本集团供货商所订立合约的保证金质押受限制存款人民币49.4亿元,较截至
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9.8亿元增加149.5%。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将若干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土地使用权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以取得借款及签发银行承兑票据。
持有的重大投资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投资(包括对其价值占截至
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的投资对象公司的任何投资)。
有关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另有披露者外,本集团并无有关重大投资及收购资本资
产的特定计划。
资本承担及资本开支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53.4
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录得资本开支人民币20.0亿元,主
要用于新工厂机器设备投资及现有工厂新车型产线导入。
或有负债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
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并无进行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
的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为补充我们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呈列的中期业绩,我们亦采用并非国际财务报
告准则所规定或据此呈列的经调整净亏损作为额外财务计量。我们认为,此项非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可消除项目的潜在影响,有助于比较不同年度及不同公司
间的经营表现。
我们相信,此项计量提供有用信息,供投资者及其他人士以与管理层相同方式了
解及评估我们的合并经营业绩。然而,我们呈列的经调整净亏损未必与其他公司
所呈列类似名目的计量可比。将此项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用作分析工具存在
局限性, 阁下不应视其为独立于我们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呈报经营业绩或财
务状况的计量,亦不应视其为有关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替代分析。我们将经调
整净亏损定义为加回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调整的期内净亏损。
下表载列所呈列期间经调整净亏损与期内净亏损(为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
及呈列的最具直接可比性的财务计量)的对账: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亿元人民币亿元
净利润与经调整净利润的对账: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0.3(22.1)
加: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
(1)
3.01.9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3.3(20.2)
附注:
- 。以股
份为基础的付款预期不会导致未来现金付款。
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
当未来商业交易及已确认资产及负债以本集团功能货币以外的货币计值时,即产
生外汇风险。本公司及其主要附属公司于中国内地注册成立。本公司以人民币作
为功能货币,并相信其目前不会因其经营活动而产生任何重大的直接外汇风险。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并无持有任何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
利率风险
本集团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借款。按浮动利率取得的借款使本集团面临现金流量
利率风险。按固定利率取得的借款使本集团面临公允价值利率风险。截至2025年
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并无使用任何利率掉期合约或其他金融工具对其利率
风险进行对冲。
雇员、培训及薪酬政策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有21,656名全职雇员,其中大部分位于中国浙江省。
本集团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在线招聘、内部推荐及招聘公司或代理等渠道招聘
员工,以满足我们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本集团为研发及制造员工开展安全意
识、质量意识及企业文化培训,并为所有雇员实行全面培训制度。于报告期内,
本集团雇员福利开支约人民币29.7亿元。本集团亦每周举办各种在线及线下培训
课程。
本集团为其雇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以鼓励雇
员发挥主动性。本集团参加各项政府法定雇员福利计划,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此外,本集团
也购买雇主责任险及额外的商业健康保险,以加强其雇员的保险保障。
为表彰主要员工的贡献并激励彼等进一步推动本公司发展,本公司采用两项股份
奖励计划及一项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详情请参阅本公司2024年度报
告。
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及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
本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包括出售库存股份(定义见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
交所」)证券上市规则(「上市规则」)。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及其任何附属公司
并无持有库存股份。
遵守企业管治守则
本公司的企业管治常规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企业管治守则」)
载列的原则及守则条文制订。
于报告期及直至本业绩公告日期,本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
则的守则条文,惟守则条文第C.2.1条除外(解释见下文)。
根据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第C.2.1条,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的角色应有区分且不
应由一人同时兼任。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之间职责的分工应清楚界定并以书面列
载。本公司并无区分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现时均由朱江明先生兼任。董事会相
信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的角色由同一人承担,有利于确保本公司内部的一致的领
导,使本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更有实效及效率。董事会认为当前的安排无损权力
与权限之间的平衡,且此架构可令本公司及时有效地作出决策并予以执行。经计
及本集团整体的情况,董事会将继续审查并考虑于适当的时候拆分本公司董事长
与首席执行官的角色。
股息
董事会不建议于报告期宣派任何中期股息。
董事进行证券交易
本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标
准守则」)作为有关董事买卖本公司证券的操行守则。
经向本公司全体董事作出特定查询后,全体董事均确认彼等于报告期及直至本业
绩公告日期已全面遵守标准守则所载的所有相关规定。
为补充标准守则,本公司亦已实施有关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政策。于内幕消息
根据适用法律法规适当披露前,无论何时,只有相关人员(即董事、高级管理层
及相关雇员)可在必须知悉的情况下获悉内幕消息。掌握内幕消息或潜在内幕消
息的董事、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雇员须采取合理措施保密,并确保其接收者知悉其
保密义务。
审核委员会
审核委员会包括沈林华先生、付于武先生及万家乐女士,彼等均为独立非执行董
事。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中期简明
合并财务资料。
独立核数师审阅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由本集团核数师罗兵咸
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实体
的独立核数师对中期财务资料的审阅」进行审阅。
报告期后事项
除本公告另有披露外,于2025年6月30日后,概无发生重大期后事件。
中期简明合并损益表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收益24,249,6018,845,408
销售成本(20,823,968)(8,745,183)
毛利3,425,633100,225
销售开支(1,405,355)(902,653)
行政开支(789,558)(435,015)
研发开支(1,894,331)(1,221,285)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3,447)(354)
其他收入510,49642,756
其他收益-净额67,93221,297
经营亏损(88,630)(2,395,029)
财务收入142,240211,865
财务成本(31,810)(22,739)
财务收入-净额110,430189,126
使用权益法入账的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亏损)
净额11,223(5,817)
除所得税前溢利╱(亏损)33,023(2,211,720)
所得税拨回╱(开支)7(16)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亏损)33,030(2,211,736)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溢利╱(亏损)
(人民币元)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0.02(1.65)
每股摊薄盈利╱(亏损)0.02(1.65)
中期简明合并全面收益╱(亏损)表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期内溢利╱(亏损)33,030(2,211,736)
其他全面收益╱(亏损)
不可重分类至损益的项目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投资的
公允价值变动7,226(35,685)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亏损)(扣除税项)7,226(35,685)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亏损)
总额40,256(2,247,421)
中期简明合并资产负债表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资产
非流动资产
物业、厂房及设备7,169,6365,537,482
使用权资产798,858736,445
无形资产463,216450,107
合约资产67,197–
以权益法入账的于联营公司的投资144,589163,576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
资产150,411143,185
定期存款9,689,0744,032,574
其他非流动资产172,463130,509
18,655,44411,193,878
流动资产
存货2,590,0642,022,616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2,883,1721,981,272
其他流动资产979,796475,841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7,851,29411,472,948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
资产1,291,6411,550,289
定期存款3,033,7341,317,743
受限制现金2,540,0161,253,66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465,3386,378,268
27,635,05526,452,642
资产总值46,290,49937,646,520
权益
股本1,407,1791,336,966
储备28,285,23425,451,070
累计亏损(16,684,340)(16,717,370)
权益总额13,008,07310,070,666
中期简明合并资产负债表(续)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负债
非流动负债
借款1,212,4251,108,437
合约负债357,447285,310
租赁负债211,821186,949
拨备916,407671,881
递延收入425,430348,361
3,123,5302,600,938
流动负债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23,327,76618,903,412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4,370,8023,725,379
来自客户的垫款504,154583,492
合约负债108,773161,419
借款1,455,1591,265,715
租赁负债155,632145,479
拨备236,610190,020
30,158,89624,974,916
负债总额33,282,42627,575,854
权益及负债总额46,290,49937,646,520
中期简明合并权益变动表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
股本储备累计亏损总计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于2024年1月1日1,336,96625,057,804(13,896,574)12,498,196
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2,211,736)(2,211,736)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的
公允价值变动–(35,685)–(35,685)
–(35,685)(2,211,736)(2,247,421)
与权益持有人的交易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195,473–195,473
于2024年6月30日(未经审计)1,336,96625,217,592(16,108,310)10,446,248
于2025年1月1日1,336,96625,451,070(16,717,370)10,070,666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33,03033,030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的
公允价值变动–7,226–7,226
–7,22633,03040,256
与权益持有人的交易
发行普通股70,2132,527,152–2,597,365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299,786–299,786
70,2132,826,938–2,897,151
于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计)1,407,17928,285,234(16,684,340)13,008,073
中期简明合并现金流量表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2,801,51782,470
已收银行现金利息56,644185,094
已收╱(已付)所得税7(10)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858,168267,55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于一家联营公司的投资–(75,972)
来自联营公司的股息4,900–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所得款项7,76534,324
土地使用权付款(1,059)(6,666)
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1,967,450)(734,855)
无形资产付款(31,869)(8,312)
就收购非流动资产收取的政府补贴88,39635,595
出售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所得款项18,621,0902,356,662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付款(14,911,642)(4,903,000)
支付定期存款(8,702,796)(1,054,205)
定期存款所得款项1,396,2511,813,000
已收定期存款利息19,65083,330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5,476,764)(2,460,099)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发行普通股所得款项2,600,000–
租赁负债的本金付款(95,353)(21,390)
作为银行借款存款的受限制现金变动净额(56,080)–
偿还借款(140,086)(1,037,931)
借款所得款项421,079749,239
已付借款利息(12,273)(17,609)
已付租赁负债利息(7,098)(6,464)
与发行普通股直接相关的增量成本付款(2,635)(11,320)
融资活动所得╱(所用)现金净额2,707,554(345,47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88,958(2,538,020)
于期初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378,26811,731,38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汇兑(亏损)╱收益(1,888)4,484
于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465,3389,197,853
I 中期简明合并财务资料附注
1 于本报告期的重大变动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零跑」,或「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主
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研究及开发以及销售。
本集团已检讨其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及其他新兴业务风险,且并无发现任何会对本集团于
2025年6月30日的财务表现或状况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于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有充
足运营资金及承诺财务融资可用于其经营活动及持续投资承诺。
2 分部及收益资料
本集团在中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研发及销售。本公司执行董事(即主要经营决策
者)检讨本集团业务的经营业绩时将其视为一个经营分部,以作出战略决策及资源分配。
因此,本集团认为,用以作出策略性决定的分部仅有一个。
(a) 按地区划分的收益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于中国内地开展业务及营运外,本集团向中国内地以外
地区出口新能源汽车及部件。下表列示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按客
户位置划分的合并收益总额: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中国内地22,288,2508,781,778
欧洲1,849,94563,630
其他111,406–
24,249,6018,845,408
2 分部及收益资料(续)
(b) 于报告期的收益
收益主要包括车辆及部件销售以及提供增值服务(扣除回扣及折扣)。截至2025年及2024
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按类别划分的收益分析如下: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按时间点确认来自客户的收益
销售汽车、零部件及其他24,057,9388,836,298
随时间确认来自客户的收益
提供服务191,6639,110
24,249,6018,845,408
(i) 与任何单一外部客户进行交易的收益概无占本集团总收益的10%或以上。
(c) 合约负债
本集团确认以下有关客户合约的合约负债: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非流动
提供服务357,447285,310
流动
提供服务及客户积分108,773161,419
466,220446,729
导致合约负债的汽车销售合约包括多项增值服务(一年延长保修或终身保修、车联网服
务、OTA固件(「FOTA」)升级、终身免费道路救援服务、终身免费上门取送车保养及其
他)以及客户积分,其与汽车销售区分,并于提供服务或货物转移时确认。
2 分部及收益资料(续)
(d) 未达成履约责任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分配至期╱年末部分或全部未达成履约责任的
交易价格总额768,880446,729
管理层预期,分配至2025年6月30日未达成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约人民币108,773,000元
(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61,419,000元)将于一年内确认为收益。余下金额约人民币
660,107,000元将于一至八年内确认(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85,310,000元将于一至八
年内确认)。
(e) 合约资产
本集团已确认下列与客户合约有关的合约资产: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合约资产68,202–
亏损拨备(1,005)–
67,197–
3 其他收益-净额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
净额87,79450,958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的亏损净额(1,533)(26,699)
外汇亏损净额(14,915)(2,006)
其他项目(3,414)(956)
67,93221,297
4 按性质划分的开支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制成品存货变动412,747214,124
所用原材料及耗材18,615,1298,035,177
存货减值拨回(5,264)(35,437)
雇员福利开支2,974,6801,433,410
广告及宣传开支856,836541,034
运输及仓储费用528,306154,161
折旧及摊销开支403,926320,755
三包费用332,256228,558
设计及开发开支246,368180,189
法律、咨询及其他专业服务费109,61742,850
有关短期租赁及其他租赁部分的开支28,93232,085
核数师酬金-审计服务2,0152,550
其他407,664154,680
总计24,913,21211,304,136
5 所得税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即期所得税(拨回)╱开支(7)16
所得税开支根据管理层就财政年度全年预期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度所得税率的估计进行确
认。
5 所得税(续)
(a) 本集团主要适用税项及税率如下:
本公司于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享受优惠所得税率15%。本公司
于2018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因此自2018年开始的三年
期间可享受优惠税率15%。该资格须遵守有关规定,即本公司须每三年重新申请高新
技术企业资格。本公司重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该申请已获批准,自2024年开
始续期3年。本公司的附属公司之一浙江凌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凌升」),于截
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享受优惠所得税率15%。浙江凌升于2024年获得高新
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因此自2024年开始的三年期间可享受优惠税
率15%。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于中国内地成立及运营的其他附属公司须按
25%的法定税率(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5%)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于香港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须按16.5%的税率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6.5%)缴纳香港利得税。
根据中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于确定该年度应
评税利润时,有权自2021年起将其研发产生的开支的200%作为可抵扣税费(「加计扣
除」)。
(b) 于2021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新的全球最低税收框架(支柱
二)(即BEPS 2.0)的规则范本,世界各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就此立法。香港已于2025
年6月6日制定支柱二法例,即《2025年税务(修订)(跨国企业集团的最低税)条例》,
有关规则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本集团主要营运地区的其他相关政府于本2025年
财务报表批准当日尚未实质制定支柱二法例。连同本集团的最终控股公司,已对本
集团各业务营运地区进行评估,而且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并无发现或确认任
何重大风险。
6 每股盈利╱(亏损)
(a)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根据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本集团溢利╱(亏损)除以截至2024年
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亏损)33,030(2,211,736)
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千股)1,361,7931,336,966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以每股人民币元列示)0.02(1.65)
6 每股盈利╱(亏损)(续)
(b) 每股摊薄盈利╱(亏损)
每股摊薄盈利╱(亏损)按假设转换全部摊薄潜在普通股而调整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
均数计算。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拥有潜在普通股,包括根据本公司首次
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发行的购股权。
由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产生亏损,计算每股摊薄亏损时并未计入潜在普
通股,原因是计入潜在普通股会产生反摊薄作用。因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
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亏损)33,030(2,211,736)
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千股)1,361,7931,336,966
股份奖励调整(千股)9,870不适用
用作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371,663不适用
每股摊薄盈利╱(亏损)(以每股人民币元列示)0.02(1.65)
7 股息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并无宣派或派付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
月:无)。
8 存货
于2025年于2024年
6月30日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原材料及零配件2,038,7781,063,847
制成品587,7381,000,485
2,626,5162,064,332
减:原材料减值拨备(30,230)(30,402)
减:制成品减值拨备(6,222)(11,314)
(36,452)(41,716)
2,590,0642,022,616
8 存货(续)
原材料主要包括用于批量生产的材料(其于发生时转入生产成本)以及用于售后服务的零
配件。
制成品包括在生产厂房准备好运输的汽车、为满足客户订单而运输的汽车以及可在本集团
销售及检修中心地点即时出售的新汽车。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销售成本的存货约为人民币18,655,236,000元(截至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民币7,924,953,000元),而确认的存货减值拨备约为人民币
33,206,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民币119,430,000元)。所有该等开支及减
值支出已计入合并全面收益╱(亏损)表中的「销售成本」。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最终销售相关汽车╱部件时动用的存货减值拨备约
为人民币38,470,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民币154,867,000元),且损益中
未确认任何超额拨备拨回。
9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
于2025年于2024年
6月30日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应收票据(b)21,518348,857
贸易应收款项(a)
应收关联方款项2,298,1121,050,057
有关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收政府补贴88872,762
应收客户款项571,083515,604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2,870,0831,638,423
减值拨备(8,429)(6,008)
2,861,6541,632,415
总计2,883,1721,981,272
9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续)
(a) 于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基于确认日期的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如
下:
于2025年于2024年
6月30日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6个月内2,734,9471,536,446
6个月至1年131,99622,985
1至2年2,2406,230
2年以上90072,762
2,870,0831,638,423
(b) 应收票据的到期限介乎3至6个月。
10 借款
于2025年于2024年
6月30日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计入非流动负债的借款:
长期银行借款(有抵押)(a)1,532,3071,261,340
长期其他借款(有抵押)(b)7,78027,870
长期其他借款(无抵押及无担保)(c)110,71480,597
减:计入流动负债的流动部分(438,376)(261,370)
1,212,4251,108,437
计入流动负债的借款:
其他借款(无抵押及无担保)(d)1,000,0001,000,000
长期借款的流动部分(a)(b)(c)438,376261,370
应付利息16,7834,345
1,455,1591,265,715
借款总额2,667,5842,374,152
10 借款(续)
(a) 于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有长期银行借款总额约人民币1,532,307,000元(2024年12
月31日:人民币1,261,340,000元),其中约人民币417,586,000元(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233,500,000元)将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偿还。
于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的长期银行借款按介乎2.65%至2.95%的浮动年利
率计息,并质押本集团为数约人民币399,237,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
408,937,000元)的楼宇、为数约人民币788,246,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
546,785,000元)在建工程、为数约人民币449,014,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
452,876,000元)的土地使用权、为数人民币79,400,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
149,400,000元)的银行定期存款及为数人民币56,080,000元(2024年12月31日:无)
受限制现金作抵押。
(b) 于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的长期其他借款包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为期24个月总额
为人民币7,780,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7,870,000元)的借款,其中约人
民币7,780,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7,870,000元)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
该等借款透过售后租回安排获得,据此,本集团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于24个
月的租期内出售及租回。本集团可选择于租赁完成后按不重大面值回购物业、厂房
及设备。于租期内及租期结束后但行使回购选择权前,该等物业、厂房及设备已有
效质押,作为借款的担保,并根据协议受到限制,据此质押或出售该等资产前必须
获取出租人的同意。于2025年6月30日,该等长期其他借款的实际年利率为4.40%
(2024年12月31日:5%至5.01%),已质押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值为约人民币
14,520,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17,256,000元)。
(c) 于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有一笔10年期借款及一笔14个月期第三方借款,总额
分别约为人民币97,704,000元及人民币13,010,000元,实际年利率分别为3.76%及
0.01%。
(d) 于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有一笔来自关联方的9个月期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
1,000,000,000元,按实际年利率2.50%计息。
本集团借款面临利率变动风险,而合约重新定价日或到期日(以较早者为准)如下: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1年以下1,438,3761,261,370
1至2年335,889457,043
2至5年529,385430,474
5年以上347,151220,920
2,650,8012,369,807
10 借款(续)
(d) (续)
由于贴现影响并不重大,流动借款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值相若。
于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借款的公允价值披露如下:
于2025年于2024年
6月30日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非流动借款1,214,6451,101,044
11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贸易应付款项
-应付材料款11,854,38111,575,839
应付票据
-应付材料款11,473,3857,327,573
23,327,76618,903,412
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应付票据的到期限介乎3至6个月,发行该等应
付票据由若干受限制现金、短期银行定期存款及应收票据担保。
贸易应付款项因属短期性质,其账面值与其公允价值相若。
基于购买日期的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如下:
于2025年于2024年
6月30日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6个月内11,628,15111,476,516
6个月至1年147,7703,293
1年以上78,46096,030
11,854,38111,575,839
12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
于2025年于2024年
6月30日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计)(经审计)
应计费用
-广告及宣传开支979,551976,158
-应付返利691,461561,917
-运费273,00223,611
应付薪金及福利709,232650,991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项449,691418,951
设计及开发服务应付款项374,536341,620
供货商及经销商按金313,420247,508
其他应付税项322,127235,351
其他257,782269,272
4,370,8023,725,379
13 编制基准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告已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
财务报告编制。
中期报告并无载列一般载于年度财务报告的所有附注类别。因此,本报告须与截至2024年
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及本集团于中期报告期间刊发的任何公告一并阅读。
除采纳下列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外,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以往财政年度及相应中期报告期间
的会计政策一致。
13.1 新订准则及诠释
(a) 本集团采纳的新订或经修订准则
多项新订或经修订准则适用于本报告期间。本集团已对采纳该等新订及经修订准则
进行评估,并认为其并无对本集团的中期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准则及修订本
于下列日期或之后
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缺乏可兑换性」2025年1月1日
13 编制基准(续)
13.1 新订准则及诠释(续)
(b) 已颁布但实体尚未应用的准则的影响
以下为已颁布但于2025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尚未生效及未获本集团提早采纳的
新订或经修订准则。本集团计划于该等新订或经修订准则生效时采用:
准则及修订本
于下列日期或之后
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第7号(修订本)「依赖自然能源生产电力的合同」2026年1月1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第7号(修订本)「对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修订」2026年1月1日
对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年度改进-第11卷2026年1月1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列示和披露」2027年1月1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非公共受托责任子公司的披露」2027年1月1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修订本)及国际会计准则
第28号(修订本)「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
之间的资产销售或注入」待定
本集团已开始评估该等新订或经修订准则的影响。根据本集团初步评估,预计该等
准则的生效,不会对本集团的财务表现及状况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