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09 荃信生物-B 公告及通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对本公告的内容概不负责,
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亦不发表任何声明,并明确表示,概不对因本公告全部或任
何部分内容而产生或因依赖该等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Qyuns Therapeutics Co., Ltd.
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2509)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
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
董事会欣然公布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连
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比较数字。本集团于报告期内的未经审
核综合财务报表已经本公司审核委员会及核数师审阅。
财务摘要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经营业绩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核)(未经审核)
收入206,48644,919
销售成本(28,868)(7,163)
毛利177,61837,756
其他收入净额7,1627,402
研发开支(151,394)(145,226)
期内亏损(30,933)(183,139)
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人民币元)(0.13)(0.79)
经调整期内亏损(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下列示)(5,221)(132,501)
截至
财务状况
2025年
6月30日
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核)(经审核)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558,897556,127
非流动资产总额453,091367,152
流动资产总额679,061616,725
非流动负债总额465,281332,666
流动负债总额451,042430,161
流动资产净值228,019186,564
权益总额215,829221,050
收入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收入为人民币206.49百万元,主要包括(i)来
自授权协议的收入,包括与QX030N海外授权有关的首付款及Caldera Therapeutics,
Inc.约24.88%股权的非现金代价,以及QX004N I期首例入组的里程碑费用,合计
人民币180.77百万元;及(i) CDMO服务产生的收入及QX004N和QX008N项目提供
研发服务人民币约22.00百万元。
销售成本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8.87百万元,主要包括
(i) CDMO服务产生的相应成本;(i) QX004N提供研发服务及QX030N的海外授权
产生的相应成本;及(i)存货撇减及其他合约成本拨备。
研发开支
我们的研发开支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45.23百万元增加4.25%
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51.39百万元,其中以权益结算股份支
付摊销减少5.87百万元,研发支出增加12.04百万元,主要为公司临床试验推进导
致的临床试验费用增加。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1)
2025年2024年变动同比变动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期内亏损(30,933)(183,139)152,206(83%)
加: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款开支25,71250,638(24,926)(49%)
经调整期内亏损(5,221)(132,501)127,280(96%)
- ,不包括若干非现金项目的影响,即以股份为基础的补偿开支。
经调整期内亏损一词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并无定义。使用此项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作为分析工具有其限制, 阁下不应将其与我们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呈报的经营业绩或
财务状况分析分开考虑,或将其取代我们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呈报的经营业绩或财务状
况分析。我们对此经调整数字的呈报可能无法与其他公司呈报的类似标题计量指标进行比
较。然而,我们相信此项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可反映我们的核心经营业绩,撇除我们的
管理层认为无法反映我们核心经营业绩的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有助于在适用范围内
比较各期间及各公司的核心经营表现。
管理层讨论及分析
概览
创办于2015年,我们是一家完全专注于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的生物科
技公司,全面覆盖皮肤、呼吸、消化、风湿四大领域。基于研发、生产及商业合作
的一体化布局,我们有望充分释放在研产品的商业化价值,同时通过一系列双抗
产品的高效开发,形成递进式研发与商业化矩阵,持续夯实自免领域的领先地位,
提升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
截至本公告日期,我们已有一款商业化产品,即国内首个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
赛乐信
®
。两款核心产品研发进展顺利,QX005N(IL-4Rα单抗)于2025年3月完成结
节性痒疹(PN)中国I期的患者入组,特应性皮炎(AD)中国I期的患者入组目前也
接近尾声,两项临床试验预计分别于今年底及明年初读出主要终点数据;QX002N
(IL-17A单抗)的强直性脊柱炎(AS)中国I期已于2025年2月达到主要终点,计划今
年内提交BLA。QX004N(IL-23p19单抗)及QX008N(TSLP单抗)在国内分别处于银屑
病(Ps)I期临床阶段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I期临床阶段,合作伙伴正在加速
开发。前述产品的阶梯式布局,极大强化了我们的研发及商业化基本面,将给公司
未来发展带来更强确定性。
此外,基于在自免领域的深厚积累,我们高效开发了一系列长效双抗产品,以期填
补现有疗法的不足。随著管线中潜在同类首创(FIC)及同类最佳(BIC)产品的持续
扩充,公司将推进产品迭代及出海合作,加速全球化战略落地。
我们已成功与下列业务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合作,以开发核心产品及其他主要产品,
并将其商业化:
- ╱JKN24011
于2024年1月,我们与健康元签订技术转移协议,并授予健康元在中国内地、
香港及澳门开发、生产及商业化QX008N的独家权利。
- ╱HS-20137
于2024年4月,我们与翰森(上海)就QX004N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
(「授权地区」)内的研究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订立独家对外授权协议(「对外
授权协议」)。根据该协议,翰森(上海)已支付人民币75.0百万元的首付款,并
须于达到开发、监管及基于销售的商业化里程碑时支付不超过人民币1,032.0
百万元的潜在付款,加上未来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于本公告日期,
QX004N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成为本公司管线中第四个成功进入I期阶段
的产品。于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已收到翰森制药根据对外授权协议支付的Ps
I期里程碑及其他付款,共计人民币58.0百万元。
- ╱HDM3016
于2024年7月,我们与中美华东订立合作协议,据此,中美华东与本公司将在
授权地区内共同开发QX005N,包括临床及非临床研究及注册相关工作。合作
内容包括I期临床试验费用按50/50共同承担、加速后期开发,同时提升未来
商业化潜力。
• QX030N
于2025年4月,本公司与Caldera Therapeutics, Inc.(「Caldera」)订立一项对外授
权协议(「授权协议」),据此,Caldera获授开发及商业化QX030N的全球独家许
可。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已收到1000万美元首付款及Caldera约24.88%的股
权。
Drug 药物 | Target 靶点 | Indication 适应症 | Preclinical 临床前 | INDApproval IND批准 | Phase I I期 | Phase II II期 | Phase III III期 | BLA Approval BLA批准 | Partners 合作伙伴 | ||
---|---|---|---|---|---|---|---|---|---|---|---|
QX001S SAILEXIN 赛乐信® | IL-12/ IL-23p40 | Psoriasis 银屑病 | |||||||||
Crohn’s disease 克罗恩病 | |||||||||||
QX005N* | IL-4Rα | Prurigo nodularis 结节性痒疹 | |||||||||
Atopic dermatitis 特应性皮炎 | |||||||||||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 |||||||||||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 |||||||||||
Asthma 哮喘 |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病 | |||||||||||
QX002N* | IL-17A | Ankylosing spondylitis 强直性脊柱炎 | |||||||||
QX004N | IL-23p19 | Psoriasis 银屑病 | |||||||||
Crohn’s disease 克罗恩病 | |||||||||||
QX008N | TSLP | Asthma 哮喘 |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病 | |||||||||||
QX013N | c-kit |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 |||||||||
QX027N | BsAb 双抗 | Respiratory + Dermatology 呼吸+皮肤 | |||||||||
QX030N | BsAb 双抗 | Undisclosed 未披露 | |||||||||
QX031N | BsAb 双抗 | Respiratory 呼吸 | |||||||||
QX035N | BsAb 双抗 | Respiratory + Dermatology 呼吸+皮肤 |
业务回顾
Dermatology
皮肤科
* Core Product 核心产品
Respiratory
呼吸科
Gastroenterology
消化科
Rheumatology
风湿科
Undisclosed
未披露
Marketed
已上市
Under R&D
在研
AD: atopic dermatitisCRSwNP: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IL-23p19: interleukin-23 subunit p19
AD:特应性皮炎CRSwNP: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IL-23p19:白介素23p19 亚基
AS: ankylosing spondylitisCSU: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PN: prurigo nodularis
AS:强直性脊柱炎CSU:慢性自发性荨麻疹PN:结节性痒疹
BsAb: bispecific antibodyIL-4Rα: interleukin-4 receptor subunit αPs: psoriasis
BsAb: 双特异性抗体IL-4Rα:白介素4 受体α 亚基Ps:银屑病
CD: Crohn’s diseaseIL-12/IL-23p40: interleukin-12/interleukin-23 subunit p40TSLP: 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CD:克罗恩病IL-12/IL-23p40:白介素12╱白介素23 p40 亚基TSLP: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IL-17A: interleukin-17Ac-kit: a type I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IL-17A:白介素17Ac-kit:一种I 型受体酪氨酸激酶
QX002N |
---|
BLA Submission BLA递交 |
QX005N-PN |
---|
BLA Submission BLA递交 |
QX030N |
---|
CTN Submission (Australia) CTN递交(澳洲) |
QX005N-AD |
---|
Phase III: Primary endpoint data readout III期:主要终点数据读出 |
QX031N |
---|
IND Submission (China and the U.S.) IND递交(中美) |
QX030N |
---|
Phase I: FPI I期:FPI |
QX005N-PN |
---|
Phase III: Primary endpoint data readout III期:主要终点数据读出 |
QX031N |
---|
Phase I: FPI I期:FPI |
QX005N-AD |
---|
BLA Submission BLA递交 |
QX002N |
---|
BLA Approval BLA获批 |
QX027N |
---|
IND Submission (China and the U.S.) IND递交(中美) |
QX027N |
---|
Phase I: FPI I期:FPI |
QX008N-COPD |
---|
Phase III: FPI III期:FPI |
QX035N |
---|
IND Submission (China and the U.S.) IND递交(中美) |
QX005N-PN |
---|
BLA Approval BLA获批 |
QX005N-AD |
---|
BLA Approval BLA获批 |
管线进展(按适应症列示)
QX030N
QX031N
QX005N
QX005N
QX005N
QX008N
QX004N
QX013N
QX005N
QX008N
QX002N
QX005N
QX005N
QX004N
SAILEXIN
赛乐信
®
SAILEXIN
赛乐信
®
SAILEXIN
赛乐信
®
QX027N
QX035N
Expected progres in 2025
2025年预期进展
Pre-clinical
临床前
Phase I
I期
Phase I
I期
Phase I
I期
BLA
Marketed
已上市
IND
Dermatology
+ Respiratory
皮肤+呼吸
Respiratory
呼吸
Dermatology
+ Respiratory
皮肤+呼吸
Asthma
CSU
COPD
Asthma
CD
CSU
CRSwNP
COPD
AS
PN
AD
Ps
CDPs in adults
成人Ps
Pediatric Ps
儿童Ps
Dermatology
皮肤科
Respiratory
呼吸科
Gastroenterology
消化科
Rheumatology
风湿科
Undisclosed
未披露
部分产品预期进展
IND/CTN Submision
IND/CTN 递交
Clinical milestone
临床里程碑
BLA Submision
BLA递交
BLA Aproval
BLA获批
Q3Q4H1H2H1H2
CTN: Clinical Trial Notification
CTN:临床试验备案(澳洲)
QX005N: Huadong Medicine R&D code of HDM3016
QX005N:华东医药研发代码为HDM3016
QX004N: Hansoh Pharma R&D code of HS-20137
QX004N:翰森制药研发代码为HS-20137
QX008N: Joincare R&D code of JKN24011
QX008N:健康元研发代码为JKN24011
上市规则项下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
概不保证我们最终将能成功开发或销售我们的核心产品。本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
者于买卖本公司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赛乐信
®
(QX001S,乌司奴单抗注射液)
赛乐信
®
(QX001S,乌司奴单抗注射液)于2024年10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是国内首
个获批的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亦为本公司首个商业化产品。乌司奴单
抗(喜达诺
®
)于2009年获得FDA批准,是针对性抑制IL-23及IL-12通路的首款生物疗
法,为全球范围内治疗Ps的主要疗法之一。根据强生公司2024年财报,2024年喜达
诺
®
在全球的销售额为103.61亿美元(约人民币752.21亿元)。
于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获批后,中美华东(华东医药的附属公司及我们
的赛乐信
®
商业化合作伙伴)作出赛乐信
®
用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的补充申请及克
罗恩病的补充申请。更多资料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2024年12月2日及2025年2月12
日的公告。于2025年3月3日,中美华东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
批准通知书》,赛乐信
®
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获得批准。有关
详情请参阅日期为2025年3月3日的公告。我们预计赛乐信
®
将成为广大Ps患者的可
负担药物,且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已向中美华东发货超过60,000支。
QX005N╱HDM3016
作为我们的核心产品之一,QX005N是一款以IL-4Rα为靶点的创新型人源化单克隆
抗体,其通过与IL-4Rα特异性结合,阻断IL-4Rα与IL-4以及IL-13的结合,同时抑制
IL-4和IL-13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生物学效应,从而对2型炎症过敏性疾病发挥治疗作
用。截至本公告日期,QX005N注射液已获得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AD、12-17岁青少
年AD、PN、CRSwNP、CSU、哮喘及COPD等适应症的7项IND许可。
QX005N治疗PN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上
以口头报告形式发布。基于该项试验数据,QX005N于2024年1月被药审中心纳入突
破性治疗品种(BTD)名单,意味著与目前的治疗方法相比,QX005N具有更优越的
临床疗效,也使其成为国内「唯二」取得BTD认定的IL-4Rα单抗之一。BTD旨在加快
对在治疗严重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药物的开发及监管审查。截至2025年
3月19日,我们已经完成QX005N治疗PN的I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该试验为国
内首个由中国企业开展的针对PN的I期临床试验。更多资料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
2025年3月20日的公告。此外,截至本公告日期,QX005N治疗AD的I期临床试验
入组已接近尾声。
我们已于2025年2月完成QX005N用于治疗CRSwNP的I期临床试验。
于2024年7月,我们与中美华东订立合作协议,据此,中美华东与本公司将在授权
地区内共同开发QX005N(华东医药研发代码:HDM3016),包括临床及非临床研究
及注册相关工作。合作内容包括I期临床试验费用按50/50共同承担、加速后期开发,
同时提升未来商业化潜力。
QX002N
作为我们的核心产品之一,QX002N是一种靶向IL-17A的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IL-
17A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著关键作用。IL-17A抑制剂获现行的临
床指南推荐用于接受一线传统治疗后仍有高疾病活动度的AS患者的二线单独治疗
方法(与TNF抑制剂相同)。在两类生物制剂(即TNF抑制剂和IL-17A抑制剂)中,IL-
17A抑制剂对未使用过TNF-α抑制剂及对TNF-α抑制剂不耐受或不能达到充分疾
病控制的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益处。
QX002N治疗AS的I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2月24日公布顶线结果,其中接受160mg
QX002N每四周给药一次(Q4W)的治疗组第16周ASAS40应答率为40.4%,显著高于
安慰剂组的18.9%(P<0.0001),且QX002N治疗组的ASAS20应答率为65.2%,亦显著
高于安慰剂组的应答率41.3%(P<0.0001)。试验结果证实,试验成功达到主要终点
及关键次要终点。更多资料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2025年2月24日的公告。
QX004N╱HS-20137
QX004N(翰森制药研发代码:HS-20137)是一款用于治疗Ps和CD的IL-23p19抑制剂。
IL-23p19已成为对症状更严重或对现有治疗反应欠佳的Ps患者具备更卓越疗效的
关键靶点。
2024年12月,QX004N的I期临床数据在JAMA Dermatology(皮肤科学的顶级期刊)上
发表。2025年3月,我们的合作伙伴翰森制药在美国皮肤科学会(AD)年会的突破
性口头报告中披露了QX004N的I期临床数据。该I期研究显示,QX004N对中重度
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在28周的治疗期间具有强大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治疗16周后,
76.9%的受试者的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分数较基线改善≥90%,而在治
疗24周时,此比例上升至89.7%。
于2024年4月,我们与翰森(上海)就QX004N在授权地区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订立
对外授权协议。本公司保留QX004N在授权地区以外的所有权利。根据对外授权协
议的条款,翰森(上海)已支付人民币75.0百万元的首付款,并须于达到开发、监管
及基于销售的商业化里程碑时支付不超过人民币1,032.0百万元的潜在付款,加上
未来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QX004N最近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成为本公
司管线中第四个成功进入I期阶段的产品。近期,本公司已收到翰森制药根据对
外授权协议支付的Ps I期里程碑及其他付款,共计人民币58.0百万元。
QX008N╱JKN24011
QX008N(健康元研发代 码:JKN24011)是一种靶向TSLP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
为治疗中重度哮喘和中重度COPD而开发。TSLP靶向治疗(以Tezspire
®
(tezepelumab)
为代表)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用于全表型哮喘的生物制剂,无论基线嗜酸性粒细胞
计数或过敏状态(无需预先检测特定生物标志物,如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水平
等),可显著降低此类患者的急性发作风险并延缓疾病进展。
于2024年1月,我们与健康元签订技术转移协议,授予健康元在中国内地、香港及
澳门开发、制造及商业化QX008N的独家许可。今后,健康元将负责进行QX008N的
后续临床试验及BLA递交,且一旦获得批准,将成为QX008N在上述地区的MAH。
我们保留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以外地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QX008N的独家权
利。截至本公告日期,健康元正在进行QX008N治疗COPD的中国I期临床试验,已
完成该试验的患者入组。
QX013N
QX013N是一种靶向c-kit(一种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适
用于治疗CSU。C-kit是肥大细胞的主调节器,而肥大细胞是CSU的主要效应细胞。
QX013N能与c-kit特异性结合,抑制肥大细胞的分化、成熟、存活、增殖及脱颗粒,
从而减少及消耗肥大细胞,以治疗肥大细胞引起的疾病,如CSU。
QX013N是中国首款针对c-kit靶点的候选生物药物。QX013N在CSU方面的IND获批,
标志著本公司皮科四大适应症(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慢性自发性荨
麻疹)的全面布局已经成型,皮科领域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夯实。截至本公告日期,
我们已经完成Ia期临床试验。
双抗产品
我们开发了一系列自免长效双抗,以期提升多种适应症的临床疗效,并延长给药
间隔从而优化用药便利性:
- ,针对呼吸及皮肤领域,计划2025年Q3递交中国及美国IND申请
- ,计划2025年Q4递交澳大利亚CTN申请
- ,针对呼吸领域,计划2025年Q4递交中国及美国IND申请
- ,针对呼吸及皮肤领域,计划2026年Q4递交中国及美国IND申请
此外,基于丰富的自免靶点单抗分子库及以科学为前提的协同效应判断,我们在
持续评估一系列双抗分子的治疗潜力和BD合作潜力,择优推进至IND申报及临床
研究阶段。
研发
研究及开发(「研发」)是我们持续成功的基石。目前,公司研发成果显著:一款单抗
药物已获批上市,三款创新单抗药物已进入I期临床研究阶段,一款创新双抗药
物实现海外授权,充分验证了我们的研发实力和产品商业价值。不断提升研发能
力和持续产出具备潜在差异化优势的创新产品对我们保持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公司已建立行业领先的一体化抗体药物研发平台,涵盖以下关键组成部分:i)高通
量单抗发现、筛选与成药性评价体系:年产出能力支持10余个单抗项目的早期发
现,可高效获得具有潜在差异化优势的候选分子;i)创新型双抗设计开发平台:基
于现有单抗管线能够快速高效开发双特异性抗体,显著缩短研发周期;i)完备的
CMC开发体系:具备抗体理化结构表征、生产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制剂优化等
全流程能力;iv)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涵盖临床前至临床阶段的临床药理转化研究
体系。我们以提升患者临床获益与用药依从性为核心宗旨,突出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并积极探索双抗产品的组合治疗机制来进行开发布局,主要围绕以下方向推进研发:
• 呼吸疾病领域
针对哮喘(Asthma)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对疾病修饰治疗(DMT)的转
型需求,开发更优的长期治疗产品,致力于延缓、阻止甚至逆转疾病的进展,
并能维持长期疗效,以期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
• 炎症性肠病(IBD)领域
针对现有疗法临床缓解率不足的局限,开发可显著提升临床及内镜缓解率的
创新产品并满足生物制剂经治病人的替代治疗需求;
2025年 |
---|
人民币千元 |
151,394 |
---|
• 皮肤疾病领域
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包括:
特应性皮炎(AD):探索实现快速症状及皮损缓解、降低复发风险、大幅度延
长复发时间的新治疗策略;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开发能达成快速症状缓解且对难治患者同样有效
的下一代药物。
双抗产品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提升药物疗效,优化给药间隔,强化依从性,降低用药
成本。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我们的研发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51.39百万元。
下表载列我们的研发成本总额明细: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4年
人民币千元
员工成本26,82640,683
折旧及摊销4,98710,921
第三方合约成本106,20979,636
原材料及消耗品6,1306,352
其他7,2427,634
总计145,226
制造及商业化
我们的生产设施严格按照中国、美国及欧盟的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
标准精心建造。目前,我们已成功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此外,于2024年11月,赛
孚士的设施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的赛乐信
®
原液及制剂生产GMP符合性检查。该设
施位于江苏泰州的总部,占地57,977平方米。我们的生产基地含一条原液生产线和
两条制剂生产线。原液生产线有4个2,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及相应的下游纯化生
产线,年生产能力约300kg治疗性抗体。制剂生产线包括一条覆盖2ml、10ml及30ml
规格的西林瓶生产线,产能为18,000瓶╱小时;一条覆盖1ml、2ml规格的预灌封注
射器的灌装及包装生产线,产能为9,000支╱小时。我们符合cGMP标准的自有生产
能力,加上我们强大的研发能力,将使我们能够做好成本控制,并确保稳定的临床
及商业化药物供应,以应对任何供应链中断。
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利用我们战略合作伙伴的强大医生资源及网络,与药物销
售及分销链中的参与者建立联系,以为我们候选药物的商业化上市打好基础。未来,
我们计划从患者人数相对有限且集中在少数重点医院接受治疗的适应症入手,利
用我们对这些适应症的深刻理解及医生资源,自建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专门针
对特定适应症的内部商业化团队。
知识产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于中国持有50项专利,包括40项发明专利及10项实用新
型专利,以及于海外持有16项专利。截至同日,我们于中国及海外亦有47项专利申
请尚待批准。特别是,就核心产品而言,我们拥有QX002N的9项注册专利及1项专
利申请尚待批准,以及QX005N的8项注册专利及1项专利申请尚待批准。我们的所
有专利及专利申请均为自有。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已在中国及香港注册94个
商标并于中国提交1项商标申请。截至同日,我们亦是中国21个域名的注册拥有人。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并无涉及任何威胁提出或待决的重大知识产权法律程序
或接获任何有关侵犯该等知识产权的重大索赔通知,其中我们可能是索赔人或被
诉人并可能因此遭受重大不利影响。
雇员及薪酬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有337名雇员,全部位于中国。
本集团的雇员人数视需要而不时变化。本集团雇员的薪酬待遇包括工资、奖金及
股权激励,一般基于雇员的资历、行业经验、职位及表现厘定。本公司根据相关法
律法规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本公司已有条件地采纳一项员工股份激励计划,以奖励合资格参与者为本集团作
出的贡献或潜在贡献。
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并无发生任何可能对本集团业务、财务状
况或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重大劳资纠纷或罢工事件,亦无遇到任何招聘
雇员方面的困难。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计划实施以下战略,我们相信该等战略将进一步加强我们的核心
竞争优势,使我们能够把握不断增长的商机:
- ,争取到2030年至少5款产品获批上市并形成可观销售规模;
- ,战略性地扩充管线,以满足呼吸、IBD及皮
肤领域的巨大治疗需求;
- ,并提升产能利用率;
- ;
- ,进一步拓展更多海外合作伙伴;及
- 。
我们的董事确认,自2025年6月30日以来直至本公告日期,本集团的财务或贸易状
况或前景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动。
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未经审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附注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收入3206,48644,919
销售成本(28,868)(7,163)
毛利177,61837,756
其他收入47,1627,402
其他(亏损)╱收益净额(3,294)1,165
销售及分销开支(408)–
行政开支(48,269)(70,331)
研发开支(151,394)(145,226)
经营亏损(18,585)(169,234)
财务成本5(a)(12,385)(13,942)
除税前亏损5(30,970)(183,176)
所得税6(a)3737
期内亏损(30,933)(183,139)
以下各方应占:
本公司权益股东(28,333)(172,116)
非控股权益(2,600)(11,023)
期内亏损(30,933)(183,139)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扣除税项)–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扣除税项)(30,933)(183,139)
以下各方应占:
本公司权益股东(28,333)(172,116)
非控股权益(2,600)(11,023)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30,933)(183,139)
每股亏损7
基本及摊薄(人民币元)(0.13)(0.79)
综合财务状况表
于2025年6月30日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附注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核)(经审核)
非流动资产
物业、厂房及设备8299,842312,315
使用权资产21,37321,743
无形资产2,9043,473
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
投资996,794–
其他非流动资产32,17829,621
453,091367,152
流动资产
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1032,8008,774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1187,36451,824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220,073195,439
定期存款1339,50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499,324360,688
679,061616,725
流动负债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14241,790208,794
合约负债1521,4989,364
计息借款16186,345210,582
租赁负债1,4091,421
451,042430,161
流动资产净值228,019186,564
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681,110553,716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附注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核)(经审核)
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计息借款16447,773315,120
递延收入16,79716,734
租赁负债408472
递延税项负债303340
465,281332,666
资产净值215,829221,050
资本及储备
股本222,072222,072
储备4,2846,905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226,356228,977
非控股权益(10,527)(7,927)
权益总额215,829221,050
综合财务状况表(续)
于2025年6月30日
简明综合现金流量表-未经审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附注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91,764)(66,846)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37,7303,389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95,814314,45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141,780250,994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60,688216,300
外汇率变动的影响(3,144)1,142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499,324468,436
附注
1 编制基准
本中期财务报告乃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之适用披露条文(包括遵守国际
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之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而编制,并已获
授权于2025年8月15日刊发。
中期财务报告乃根据2024年度财务报表采用之相同会计政策编制,惟预期于2025年度财务报
表反映之会计政策变动除外。有关会计政策任何变动之详情载于附注2。
编制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之中期财务报告要求管理层作出会影响政策应用以及年内迄今
资产与负债、收入与开支之呈报金额之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此等估计有所不同。
本中期财务报告包括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经选定之解释附注。附注载有对事件及交易之解释,
对理解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自2024年度财
务报表以来之财务状况及表现变动有重大意义。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并不包括根
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整套财务报表所需的所有资料。
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惟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师公会」)
颁布之香港审阅委聘准则第2410号由实体的独立核数师执行中期财务资料审阅进行审阅。
中期财务报告内作为比较资料而呈列的有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财务资料,并
不构成本公司于该财政年度的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但乃摘录自该等财务报表。本公司截
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可于本公司的注册办事处查阅。核数师已于其
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的报告中就该等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
2 会计政策变动
本集团已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汇率变动的影响–-缺
乏可交换性」应用于本会计期间的中期财务报告。由于本集团并无进行任何外币不可兑换为另
一种货币的外币交易,故该修订对本中期报告并无重大影响。
本集团并无应用任何在本会计期间尚未生效的新订准则或诠释。
2025年 |
---|
人民币千元 |
180,770 |
22,000 |
3,716 |
206,486 |
200,697 |
5,789 |
206,486 |
2025年 |
---|
人民币千元 |
54,017 |
152,469 |
206,486 |
3 收入
(a) 收入分类
本集团主要从事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的生物疗法研发、制造及商业化。截至2025年6
月30日止期间,本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透过向客户授出若干知识产权许可、向客户提供
与若干授权产品有关的研发服务等。
按主要产品或服务类型及收入确认时间对客户合约的收入分类如下: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4年
人民币千元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第15号范围内的来自于客户合约的收入
授权协议收入44,919
提供研发服务及其他服务的收入–
销售产品–
44,919
按收入确认时间分类
-时间点30,189
-随时间14,730
44,919
(b) 分部及地理资料
为进行资源分配和绩效评估决策,本集团的管理层重点关注本集团的整体经营业绩。因
此,本集团的资源已作整合,并无单独经营分部资料可提供。因此,并未呈列经营分部
资料。
下表载列有关本集团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的地理位置资料。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4年
人民币千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44,919
美国–
44,919
2025年 |
---|
人民币千元 |
1,575 |
4,030 |
1,557 |
– |
7,162 |
2025年 |
---|
人民币千元 |
10,507 |
30 |
1,848 |
12,385 |
2025年 |
---|
人民币千元 |
569 |
14,698 |
704 |
15,971 |
1,948 |
25,712 |
151,394 |
4 其他收入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4年
人民币千元
政府补助
(i)
5,539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521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额2,188
其他(3,846)
7,402
(i) 政府补助主要指用于鼓励研发活动的政府补贴以及对银行贷款利息开支的补偿,于收
取时在损益确认。
5 除税前亏损
除税前亏损已扣除下列项目:
(a) 财务成本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4年
人民币千元
计息借款利息13,912
租赁负债利息30
其他财务成本–
非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成本总额13,942
(b) 其他项目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4年
人民币千元
无形资产摊销成本478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费用14,796
使用权资产的折旧费用1,054
摊销及折旧总额16,328
存货撇减及其他合约成本拨备2,422
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50,638
研发开支
(i)
151,394145,226
(i)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包括员工成本以及折旧及摊销开支人民
币31,813,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民币51,604,000元),该等金额亦计
入上文单独披露的各项总额中。
2025年 |
---|
人民币千元 |
– |
(37) |
(37) |
6 所得税
(a) 综合损益表中的税项指: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4年
人民币千元
即期税项-中国税项–
递延税项(37)
(37)
(i) 法定税率
根据中国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本公司
及其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i) 税项优惠
根据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相关条例,已产生合资格研发开支可从截至2025年12月31日
止年度的应课税收入中加计扣除100%。
7 每股亏损
每股基本亏损按本公司普通股东应占亏损人民币28,333,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人民币172,116,000元)除以期内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222,072,000股(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
六个月:216,776,000股)计算。
本公司授出的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并无计入每股摊薄亏损的计算中,因为其具有反摊薄影响。
因此,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的每股摊薄亏损与各期间的每股基本亏损相同。
8 物业、厂房及设备
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购置成本为人民币2,274,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
日止六个月:人民币515,000元)的厂房及设备。
根据本集团的借款安排,本集团位于泰州的土地使用权及生产设施已于2023年8月作为抵押品
予以质押,其于2025年6月30日的账面金额为人民币222,560,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人民币230,798,000元)。
于2025年 6月30日 |
---|
人民币千元 |
96,794 |
于2025年 6月30日 |
---|
人民币千元 |
67,632 |
67,632 |
18,196 |
563 |
762 |
211 |
87,364 |
9 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投资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
非上市股权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
于2025年4月23日,本集团与Caldera Therapeutics, Inc.(「Caldera」)订立一项对外授权协议(「授权
协议」),据此Caldera获授开发及商业化QX030N产品的全球独家许可。根据授权协议,本集团已
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取不可退还预付款10,000,000美元及Caldera约24.88%的股权。
由于本集团并无参与或影响Caldera的财务及营运政策决策,本集团认为其对Caldera并无重大
影响力,并按公允价值计量该股权投资。此外,本集团指定其于Caldera的投资为按公允价值计
入其他全面收益,因为该投资是为策略目的而持有。期内并无收到该投资的股息。
10 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
于2025年6月30日,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包括存货人民币6,483,000元及履行现有合约的其他合
约成本人民币26,317,000元。所有资本化合约成本预期于一年内收回。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人民币1,948,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民币
2,422,000元)已确认为减少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金额。撇减已计入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的「销售成本」内。
11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
6个月内26,281
贸易应收款项26,281
预付开支24,520
按金424
应收利息491
其他应收账款108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51,824
贸易应收款项一般于发单日期起计60至180日内到期。所有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于一年内
收回或确认为开支。
于2025年 6月30日 |
---|
人民币千元 |
20,073 |
于2025年 6月30日 |
---|
人民币千元 |
39,500 |
291,706 |
207,618 |
499,324 |
于2025年 6月30日 |
---|
人民币千元 |
126,577 |
126,577 |
26,540 |
5,089 |
478 |
83,106 |
241,790 |
12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
理财产品195,439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自中国的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投资。
13 定期存款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
原期限为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
银行现金197,110
原期限为三个月内的定期存款163,578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60,688
14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
截至报告期末,贸易应付账款(计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根据发票日期的账龄分析如下: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
12个月内110,885
贸易应付款项110,885
应付工资33,373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6,758
应计上市开支3,290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
(i)
54,488
208,794
(i) 于2024年7月,本公司与本公司股东之一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中美华东」)就产
品QX005N的共同开发及商业化订立合作协议(「QX005N协议」)。根据QX005N协议,本公
司向中美华东授予QX005N在授权地区和授权领域内的(i)排他共同合作开发权;(i)独家
市场推广选择权(「选择权」);及(i)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转让的优先权。倘若中美华
东选择不行使选择权,本公司须向中美华东全数退还已收的款项,并向中美华东支付全
部已收款项的年利率为5%的利息。
根据QX005N协议,中美华东已向本公司支付里程碑付款人民币45,000,000元,并于截至
2025年6月30日代本公司支付QX005N临床开发费用人民币24,377,000元(2024年:人民币
11,419,000元)的QX005N临床开发费用,截至2025年6月30日确认为本公司的金融负债。
于2025年 6月30日 |
---|
人民币千元 |
21,498 |
于2025年 6月30日 |
---|
人民币千元 |
104,583 |
53,954 |
27,808 |
186,345 |
258,068 |
189,705 |
447,773 |
634,118 |
15 合约负债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
来自客户的预收款项9,364
16 计息借款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
无抵押短期银行贷款
(i)
179,483
无抵押长期银行贷款的即期部分
(i)
3,291
有抵押长期银行贷款的即期部分
(i)
27,808
1年内或按要求210,582
无抵押长期银行贷款
(i)
111,700
有抵押长期银行贷款
(i)
203,420
非即期315,120
525,702
(i)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抵押短期银行贷款及无抵押长期银行贷款按2.4%至3.8%(2024年:
3.0%至3.8%)的利率计息。
(i) 于2024年6月,本公司附属公司赛孚士与中国两家商业银行订立一项贷款安排以支持建
造其生产设施。该贷款乃以赛孚士的土地使用权及其位于泰州的生产设施作抵押并由
本公司提供担保,且于2025年6月30日按3.5%(2024年:3.9%)计息。
17. 股息
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并无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
财务回顾
以下讨论乃基于本公告其他部分的财务资料及附注并应与其一并阅读。
经营业绩主要项目分析
收入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收入为人民币206.49百万元,主要包括(i)来
自授权协议的收入,包括与QX030N海外授权有关的首付款及Caldera约24.88%股权
的非现金代价,以及QX004N I期首例入组的里程碑费用,合计人民币180.77百万元;
及(i)CDMO服务产生的收入及QX004N和QX008N项目提供研发服务人民币约22.00
百万元。
销售成本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8.87百万元,主要包括(i)
CDMO服务产生的相应成本;(i)QX004N提供研发服务及QX030N的海外授权产生
的相应成本;及(i)存货撇减及其他合约成本拨备。
其他损失净额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损失净额人民币3.29百万元,主要为港元及
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导致汇兑损失3.17百万元。
行政开支
我们的行政开支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0.33百万元减少31.36%
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8.27百万元,主要是由于以权益结算以股
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减少人民币19.06百万元。
研发开支
我们的研发开支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45.23百万元增加4.25%
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51.39百万元,其中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摊销减少5.87百万元,研发支出增加12.04百万元,主要为公司临床试验推进导致的
临床试验费用增加。
财务成本
我们的财务成本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3.94百万元减少11.17%
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2.39百万元,财务费用的下降一方面是由
于2024年我们确认了I期生产设施建设银团贷款置换,一次性摊销的银团费用3.56
百万元;另一方面2025年我们确认了就QX005N产生的利息费用约1.85百万元。
财务状况主要项目的分析
非流动资产
我们的非流动资产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67.15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5
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53.09百万元,主要由于我们根据QX030N海外授权协议取得
Caldera约24.88%的股权而确认评估价值约96.79百万元的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
收益的股权投资。
流动资产净值
我们的流动资产净值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86.56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5
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28.02百万元,主要由于非即期计息银行借款提款带来的现金
流入净增加132.65百万元及QX030N和QX008N对外授权交易收到的首付款及里程碑
费用人民币74.04百万元,导致公司现金储备增加,同时部分被本期间产生的经营
开支抵销。
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
我们的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77百万元增加至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2.80百万元,主要为赛乐信
®
存货、原材料及就外部
CDMO服务的合约成本,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余额的增加主要由于截至2025年6月
30日发展中的CDMO业务较2024年12月31日有所增长,导致资本化合约成本增加。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
我们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82百万元增加
35.54百万元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7.36百万元,主要归因于2025年6月底
QX004N对外授权项目的应收款58.00百万。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
我们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08.79百万元增加至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41.79百万元,主要是由于随著临床试验的推进,公
司应付临床试验费用的增加约30.00百万元。
合约负债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的合约负债为人民币21.50百万元,主要为QX030N海外
授权项目部分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部分首付款。该付款入账列为合约负债,并
预计将于根据相应合约达成交付条件时确认为收入。
或然负债
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
流动资金及资本资源
我们主要依靠股东出资、股权融资、对外授权交易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对外
提供CDMO服务收入,以及银行及其他借款作为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根据我们
的财务政策,我们的管理层监控并保持一定水平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该等资
金足以为我们的营运提供资金,并减轻现金流波动的影响。随著我们的业务的发
展扩大,我们预计将通过赛乐信
®
的利润分成及产品供应以及债务融资、再融资、
QX030N、QX008N及QX004N对外授权交易的里程碑费用收入以及与中美华东共同
开发QX005N的成本分担获得更多现金。
我们已优化银行贷款结构。截至2025年6月30日,2至3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结余占流
动资金贷款结余总额的74.9%(2024年12月31日:39.1%)。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可用于营运资金用途的未动用信贷额度为人民币180.73
百万元。
债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我们分别拥有计息借款约人民币525.70百
万元及人民币634.12百万元,主要包括所使用的有抵押银行贷款以支持我们的生
产设施建设,及无抵押银行贷款以支持我们的营运。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固定利率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72.56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
人民币200.00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固定利率介乎每年2.4%至3.8%(2024年:
每年3.0%至3.8%)。
主要财务比率
我们的流动比率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4上升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5,主
要由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对外授权协议有关的应收款较2024年末增加35.49百万元。
资产负债率
为更好地诠释资产负债率,本公司决定将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方式调整为以负债总
额除以资产总额再乘以100%。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的资产负债率为约80.9%(2024
年12月31日:77.5%)。相比去年底的变动主要是由于本期增加流动资金贷款提用所致。
资产押记
本集团位于泰州的土地使用权及生产设施已于2024年7月根据2024年有抵押长期贷
款作为抵押品予以质押。本集团已抵押资产的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8。
市场风险
本集团面临各种市场风险及其他财务风险,包括现金流量及公允价值利率风险、
信贷风险、流动资金风险及货币风险。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指交易对手违反其合约义务,从而令本集团遭受财务损失的风险。我们
的信贷风险主要来自贸易应收及其他应收款项。我们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理
财产品而面临的信贷风险有限,因为交易对手为信誉良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我
们认为此类机构信贷风险较低。
本集团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主要受每名客户的个别特点所影响。于2025年6月30日,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中约99.95%来自五大债务人。本集团会检讨及监察风险水平,
以确保采取跟进行动收回逾期债务。此外,于各报告年度末,本集团根据预期信贷
亏损模式进行减值评估,以确保作出足够的减值亏损。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的账
面值代表本集团就金融资产所承受的最大信贷风险。
流动资金风险
本集团内个别经营实体负责自身现金管理,包括现金盈余的短期投资及为满足预
期现金需求而筹集的贷款,但当借款超出预定权限水平时须获得股东批准。我们
的政策是定期监控流动资金需求并遵守借贷契诺,确保维持足够的现金储备及可
随时变现证券以及从主要金融机构取得充足承诺贷款额,应对短期及长期流动资
金需求。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为一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将因市场利率变动而波动所带
来的风险。我们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长期借款。按浮动利率及固定利率授出的借
款分别令本集团面临现金流量利率风险及公允价值利率风险。我们定期根据当时
市场状况检讨我们的利率风险管理战略。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
并无使用任何利率掉期以对冲利率风险。
外汇风险
我们面临的货币风险主要来自于银行存款以外币(即交易相关业务的功能货币以
外的货币)计值的现金结余。与这种风险主要相关的货币为美元及港元。本集团并
无进行任何对冲交易以管理潜在外汇波动。
资本架构
本公司股份于上市日期在联交所主板上市。除本公告所披露者外,自该日起,本公
司的资本架构并无任何重大变动。
重大投资及重大收购及出售
于2025年4月23日,本集团与Caldera Therapeutics, Inc.(「Caldera」)订立一项对外授权
协议(「授权协议」),据此Caldera获授开发及商业化QX030N产品的全球独家许可。
就授权协议而言,本公司与Caldera亦已于授权协议的同一日订立股份收购协议(「股
份收购协议」),据此,本集团同意收购Caldera Therapeutics的股权。根据授权协议,
本集团已收取不可退还预付款10,000,000美元及Caldera约24.88%的股权。于股份收
购协议日期,Caldera并无收入或溢利,而根据上市规则,股份收购协议项下相关交
易的适用百分比率均不超过5%。因此,该交易毋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章项下的公
告或股东批准规定。详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之公告。
根据股份收购协议收购Caldera约24.88%股权已于2025年5月14日完成。截至2025年
6月30日,根据亚太评估发出的股权估值报告,上述Caldera的股权的公允市值评估
为13,521,314美元(相当于人民币96,793,678.40元),占本公司资产总值5%以上。详情
请参阅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
为有效利用本集团闲置资金并获得更好收益,报告期内,本集团认购并持有由全
国性商业银行或江苏省内区域性商业银行地方分行管理的各类理财产品(主要为
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我们相信,投资理财产品等低风险金融产品,有助我
们更好地利用现金,同时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用于业务营运或资本支出。考虑到
该等理财产品均为短期保本产品,我们认为我们所面临的信贷风险有限。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有两项理财产品,其价值超过本集团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
总资产5%,具体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认购确认日到期日认购本金产品预期收益率(年)产品类型产品风险等级
利多公司稳利25JG5700期
(三层看涨)人民币对公结构性
存款
2025年3月10日2025年6月10日人民币60百万元本产品保底收益率0.85%,
浮动收益率为0%或0.90%
(中档浮动收益率)或
1.10%(高档浮动收益率)
保本浮动收益型低风险(风险评级为浦
发银行内部评级结
果,仅供参考)
利多公司稳利25JG3094期(3个
月早鸟款)人民币对公结构性
存款
2025年3月10日2025年6月10日人民币80百万元本产品保底收益率0.85%,
浮动收益率为0%或1.15%
(中档浮动收益率)或
1.35%(高档浮动收益率)
保本浮动收益型低风险(风险评级为浦
发银行内部评级结
果,仅供参考)
有关上述认购事项的更多详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2025年3月7日的公告。
我们的投资策略相对谨慎。我们已实施一系列的库务政策及内部控制政策及规则,
当中载列整体原则,专注于资本增值及以符合我们整体财务目标及风险考虑的方
式支持我们的流动资金需求。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确保在购买相关理财产品后
仍有足够的营运资金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经营活动、研发及资本支出。我们在选
择金融产品时采取审慎态度。我们经审慎周详考虑投资期限及预期回报等多项因
素后视乎具体情况作出投资决策。我们一般只投资于由主要及信誉良好的商业银
行提供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且我们不允许以买卖或投机为目的投资股票。此外,所
有理财产品投资均须遵守适用法律及法规。根据我们的投资政策,我们的财务部
人员应根据预期支出、运营开支、我们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相关理财产品的资
料编制理财产品购买计划,供财务部主管及总经理审批。
除上文所披露者外,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并无其他重大投资。
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
除招股章程「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一节及本公告所披露者外,截至本公告日期,
本集团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
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
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并无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
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
董事及监事资料变动
报告期内,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1)条须予披露的本公司董事及监事资料并无变动。
H股全流通
本公司于2025年3月27日完成17,322,400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并上市(「转换及上
市」)。本公司于2025年1月20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的《关于江苏荃
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并于2025年3月13
日收到联交所就转换及上市发出的上市批准。经转换H股已如期于2025年3月28日
上午九时正开始于联交所上市。详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2024年10月28日、2025年
1月21日、2025年3月13日及2025年3月27日的公告。
与CALDERA THERAPEUTICS就QX030N的开发及商业化订立独家授权协议
于2025年4月23日,本公司与Caldera Therapeutics, Inc.订立授权协议,据此,Caldera
Therapeutics, Inc.获授开发及商业化QX030N的全球独家许可。详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
2025年4月24日的公告。
修订组织章程细则
于2025年4月30日,根据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独
立董事管理办法》《上市规则》近期若干修订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本公司建议修订
组织章程细则(「章程修订」)。详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的公告及日
期为2025年4月30日的通函。
于2025年6月20日举行的本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本公司股东以特别决议案批准章
程修订。
其他资料
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股份或出售库存股
报告期内及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
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包括出售库存股)(定义见上市规则)。
于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并无持有任何库存股(定义见上市规则)。
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
本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监事买卖本公司证券
的行为守则。
本公司已向所有董事及监事作出特定查询,所有董事及监事均确认报告期内一直
遵守标准守则。报告期内,本公司并无发现董事及监事违规事件。
薪酬政策
本集团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由董事会参照各自的职责、经验、个人表
现及投放于本集团的时间厘定,并可根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建议作出调整。薪
酬与考核委员会的成立乃为检讨本公司的薪酬政策以及本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
管理人员的所有薪酬结构。
企业管治常规
董事会致力实现高标准的企业管治。董事会相信,高标准的企业管治对于为本公
司提供一个框架以保障股东利益、提升企业价值、制定业务战略和政策以及提高
透明度及问责性至关重要。
除下文所披露者外,报告期内及直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
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作为本公司企业管治常规的基础。于报告期内,
本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所有适用守则条文,惟以下偏离者除外:
根据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分守则条文C.2.1的规定,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的角
色应有所区分,不得由同一人担任。本公司董事会主席及总经理(相当于首席执行官)
由裘先生担任,其为本公司创办人,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裘先生从本公司初期起
即担任本公司总经理,负责本公司的整体管理、研发及业务策略。尽管董事会主席
及总经理的角色均由裘先生担任,因而偏离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C.2.1的规定,
惟董事会认为,将董事会主席及总经理的角色全部赋予裘先生有利于确保本公司
贯彻一致的领导力及更有效、更高效的整体战略规划。我们的董事会由经验丰富
且背景多元的人士组成,其运作可确保权力及授权的平衡。董事会目前有两名非
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有三名执行董事。董事会已指定独立非执行
董事冯志伟先生自2025年8月15日起担任首席独立非执行董事(「首席独立非执行董
事」)一职。因此,董事会的组成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董事会将继续检讨及监督本公
司的做法以保持更高水平的企业管治。
本公司致力加强其企业管治常规,以规管行为及促进业务增长,并会不时检讨该
等常规,以确保本公司符合企业管治守则及配合本公司的最新发展。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
董事会深知其有责任建立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并审查其有效性。此类系统旨
在管理而非消除无法实现业务目标的风险,且仅能合理而非绝对保证不会出现重
大误报或损失。
董事会全面负责评估及确定在实现本公司战略目标过程中愿意承担的风险的性质
及程度,并建立及维护适当、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机制。
中期股息
董事会已议决不向股东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截至2024年6
月30日止六个月:无)。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
本公司H股于2024年3月2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在扣除本
公司就全球发售应付的包销费、佣金及开支后约为163.3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
30日,本公司并无更改招股章程所述的所得款项用途计划,并已动用全球发售所
得款项36.3百万港元。本公司拟按招股章程「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一节所载
的相同方式及比例使用所得款项净额。
财务期后事项
于2025年7月4日,为有效利用闲置资金,本公司与浦发银行签订了两份认购协议,
以认购由浦发银行提供的两项理财产品,其主要条款载列如下。本公司同意认购
浦发银行发售的本金额为人民币120百万元及于2025年10月9日到期的理财产品。
交易详情载于本公司日期为2025年7月4日的公告。
为采纳高水准的企业管治,董事会已指定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志伟先生自2025年8月
15日起担任首席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与其他独立非执行董事相比,首席独立非
执行董事不会有独立或更高层次的责任或义务。其将作为一个沟通渠道,让股东
了解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履行其职责时所采取的行动,并作为
董事与股东之间的中间人,加强独立非执行董事之间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董事
会其他成员之间的沟通。首席独立非执行董事并非本公司的行政职位,亦无于本
集团担任何管理职务。冯志伟先生在董事会及相关董事委员会的其他职位维持
不变。指定详情载于本公司日期为2025年8月15日的公告。
除本公告所披露者外,于报告期末起至本公告日期,我们概不知悉任何重大期后
事项。
审核委员会及审阅财务报表
本集团已遵照上市规则第3.21条及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成立审核
委员会,并书面订明其职权范围。审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检讨及监督本集团的
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控系统、检讨及批准关连交易,并向董事会提供意见。审核
委员会由三名成员冯志伟先生、吴志强先生及凌建群博士组成,其中冯志伟先生
为审核委员会主席。
中期业绩公告所载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财务资料未经审核,惟已由审核
委员会审阅。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公告并信纳,本中期业绩公告所载本公司之未
经审核财务资料已根据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审核委员会已审议及检讨本集团所采
纳之会计原则及常规,并与管理层及本公司之外部核数师讨论(其中包括)本集团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等事宜。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
六个月之中期财务业绩已遵守相关会计准则、规则及规例,并已正式妥善披露。
本公司之外部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
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实体之独立核数师对中期财务资料的审阅」对截至2025年6
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中期综合财务报表进行审阅。
刊发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
本业绩公告登载于联交所网站(htp:/w.hkexnews.hk)及本公司网站(w.qyuns.net)。
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报告(载有上市规则规定之所有相关资料)
将于适当时候根据上市规则于联交所及本公司网站刊载。
释义及技术词汇表
释义
「强直性脊柱炎」或「AS」指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脊
柱关节发炎,随时间推移,会导致关节的柔韧
性降低和脊柱僵硬
「抗体」指为应对及对抗特定抗原而产生的蛋白。抗体
与人体识别为异物的物质(例如细菌、病毒及
血液中的外来杂质)以化学方式相结合
「组织章程细则」或「章程」指于2025年6月20日获采纳的本公司组织章程细
则(经不时修订),已于同日生效
「ASAS20」指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20反应标准,一种
广泛使用的AS患者症状改善的测量方法,定
义为(i)在以下四个领域(患者疾病全球评估、
总背痛、功能(通过巴斯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
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
评估)及炎症)中至少三个领域,较基线改善
不少于20%(从0至10的比例上,较基线的绝对
改善至少为1),及(i)余下领域并无较基线恶
化(即恶化不少于20%及从0至10的比例上,绝
对恶化至少为1)
「ASAS40」指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40反应标准,定义
为在四个领域(与ASAS20相同)中至少三个领
域,改善不少于40%,而从0至10的比例上,绝
对改善至少为2,及余下领域并无恶化
「联系人」指具有上市规则所赋予的涵义
「特应性皮炎」或「AD」指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导致皮肤干
燥、发痒及发炎
「审核委员会」指董事会审核委员会
「授权领域」指QX005N单独或与其他产品联合适用于诊断、
预防及治疗所有人类疾病的领域,适用于所
有适应症,可采用任何剂型、任何剂量及任何
包装
「授权地区」指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
湾
「自身免疫」指对于任何疾患或疾病,身体对身体中正常存
在的物质及组织的异常免疫反应
「生物制剂」指相对于以化学合成的小分子药物而言,可通
过生物技术方法及其他尖端技术生产的源自
多种自然资源(人类、动物或微生物)的药品。
生物制剂可由糖、蛋白质或核酸或该等物质
的复杂组合组成,亦可能为细胞及组织等生
物体
「生物类似药」指创新生物药的后续版本,是在保护创新生物
药的专利期限届满后单独研发,并与创新生
物药具有相似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BLA」指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董事会」指董事会
「Caldera」指Caldera Therapeutics, Inc.,为一家特拉华州公
司,营业地址为300 Technology Square, 8th Flor,
Cambridge, MA 02139, U.S.A.
「CDMO」指一家合约开发及生产组织,按合约基准提供
外包开发及生产服务,支持制药行业
「细胞系」指从单细胞分化而成,含有相同基因组成,并可
重复繁殖的细胞群
「赛孚士」指江苏赛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于2018
年8月2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公司,为本公司
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由赛孚聚力及泰州
华诚分别拥有66%及34%
「企业管治守则」指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经
不时修订、补充或以其他方式修改
「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就本公告而言及仅供地
理参考之用,除文义另有所指外,本公告对「中
国」的提述不适用于香港、澳门及台湾
「慢性阻塞性肺病」或
「COPD」
指一种导致肺部气流受阻的慢性炎症性肺病,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或
「CRSwNP」
指慢性鼻窦炎的一个亚组,特征是在鼻腔和鼻
旁窦内出现肉质肿物(鼻息肉)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或
「CSU」
指发病六周或以上,且并无可识别特定诱因的
荨麻疹
「临床试验」指验证或发现试验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确定
该等药物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的调查研究
「守则条文」指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原则及守则条文
「本公司」指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前称江苏荃
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一家于2015年6月16
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9月30
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或「中国公司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经不时修订、补充
或以其他方式修改
「关连人士」指具有上市规则所赋予的涵义
「关连交易」指具有上市规则所赋予的涵义
「控股东」指具有上市规则所赋予的涵义,除非文义另有
所指,否则指裘先生、余国安先生、杭州荃
毅、上海荃友及信孚同心;及彼等各自或任何
一位
「合作协议」指本公司与中美华东就QX005N的联合开发及商
业化订立的日期为2024年7月19日的合作协议
「核心产品」指具有上市规则第18A章赋予的涵义;就本公告
而言,我们的核心产品指QX002N及QX005N
「CRO」指一家合约研究组织,按合约基准提供外包研
发服务为制药行业提供支持
「克罗恩病」或「CD」指一种影响消化道内壁且无法治愈的慢性炎症
性肠病,有时可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CD
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贫血及疲倦
「CTN」指临床试验备案(澳洲)
「细胞因子」指由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细胞分泌的蛋白
质,可调节免疫反应中的多种功能
「董事」指本公司董事
「企业所得税法」指全国人大于2007年3月16日颁布并于2008年1
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经不时修订、补充或以其他方式修改
「员工股份激励计划」指本公司于2022年9月15日批准及采纳的受限制
股份计划
「终点」指就临床研究或试验而言,所测得的结果
「全球发售」指招股章程所述的全球发售12,046,400股H股
「本集团」或「我们」指本公司及我们的所有附属公司(或本公司及其
任何一家或多家附属公司,视乎文义而定)
「H股」指本公司已申请在联交所上市及买卖的股份
「杭州荃毅」指杭州荃毅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一
家于2015年5月15日在中国成立的普通合伙企
业,并为我们的控股东之一,由裘先生拥有
50%及余国安先生拥有50%(均作为其一致行
动普通合伙人)
「翰森制药」指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一间股份于联交所
上市的医药公司(股份代号:3692)
「翰森(上海)」指翰森(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为翰森制药
的全资附属公司
「香港」指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元」指港元,香港法定货币
「华东医药」指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一间股份在深圳证
券交易所上市的制药公司(股份代号:000963)
「IgG」指人类免疫球蛋白G,血液循环中最常见的抗体
类型,在对抗入侵病原体的抗体免疫中起著
重要作用
「IL」指白介素,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因子信号分
子,在人体和其他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反应
「免疫球蛋白」或「Ig」指亦称为抗体,由浆细胞(白血球)产生的糖蛋
白分子
「独立第三方」指经董事作出一切合理查询后所深知、尽悉及
确信,并非本公司关连人士(定义见上市规则)
的人士或公司
「抑制剂」指添加或应用于另一种物质的物质,以减缓反
应或防止不良化学变化
「健康元」指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间于上海
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份代号:600380),
为我们QX008N的许可合作伙伴
「上市」指H股于主板上市
「上市日期」指2024年3月20日,为H股首次于主板开始买卖
之日
「上市规则」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经
不时修订或补充或以其他方式修改
「澳门」指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MAH」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主板」指联交所营运的证券交易所(不包括期权市场),
独立于联交所GEM并与其并行运作
「标准守则」指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
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经不时修订、补充或
以其他方式修改
「单克隆抗体」或「mAb」指由相同免疫细胞(均为同一母细胞的克隆)产
生的抗体
「裘先生」指裘霁宛先生,我们的创办人、执行董事、董事
会主席、总经理兼控股东之一
「药理学」指与药物或药品作用研究有关的医学及药物科
学分支,其中药物可以广义或狭义地界定为
对细胞、组织、器官或生物体产生化或生理
作用的任何人造、天然或内源分子
「I期临床试验」指向健康人类受试者或出现目标疾病或状况的
患者用药而进行的研究,并测试安全、剂量耐
受性、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等情况,及在
可能情况下测试药效的早期预示。I期临床试
验可进一步分为Ia期临床试验(通常为单剂量
递增研究)及Ib期临床试验(通常为多剂量递
增研究)
「I期临床试验」指向少数患者用药而进行的研究,以识别可能
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风险,从而初步评估
产品对特定目标疾病的功效,并且确定剂量
耐受性及最佳剂量
「I期临床试验」指向通常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临床试验地点的更
多患者用药而进行的研究,通过控制良好的
临床试验产生足够数据,以统计学方式评估
产品的功效及安全性以供审批,并提供充足
资料用作产品说明
「招股章程」指本公司就全球发售及上市于2024年3月12日刊
发的招股章程
「结节性痒疹」或「PN」指一种慢性皮肤病,病征是在手臂、腿部、上背
部和腹部等容易抓痒的部位出现坚实且极为
瘙痒的肿块(称为结节)
「银屑病」或「Ps」指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的皮肤疾病,导致出现
皮疹以及瘙痒及掉皮屑的情况,最常见于膝
盖、肘部、躯干及头皮
「受体」指对特定信号(即神经传递素、激素、抗原或其
他物质)有特殊反应的组织区域或细胞膜分子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指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人民币」指中国法定货币
「报告期」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赛孚聚力」指泰州市赛孚聚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一家于
2018年7月6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公司,为本
公司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
「上海荃友」指上海荃友凡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家于2015年11月2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合伙
企业,并为我们的控股东之一,由裘先生(作
为其普通合伙人)拥有约45.71%、许秋女士(裘
先生的配偶,作为其中一名有限合伙人)拥有
8.57%,以及由三名独立第三方(作为其他有
限合伙人)拥有45.71%
「股份」指本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
股
「股东」指股份持有人
「联交所」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为香港交易及结
算所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附属公司」指具有上市规则所赋予的涵义
「监事」指本公司监事
「TNF」指肿瘤坏死因子,一组控制免疫细胞并调节炎
症反应的细胞信号蛋白质(即细胞因子)
「TNF-α」指TNF家族的重要成员,引起急性时相反应的
细胞因子之一,是在炎症过程发生后随即发
生的一系列生理过程
「TSLP」指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一种属于细胞因
子家族并通过激活抗原呈递细胞(APC)对T细
胞群成熟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非上市股份」指本公司发行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及并无于
任何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
「荨麻疹」指一种皮肤病,病征是皮肤表面瘙痒肿胀
「美国」指美利坚合众国、其领土、属地及受其司法管辖
的所有地区
「美元」指美元,美国法定货币
「信孚全心」指泰州信孚全心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家于2023年2月27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合伙
企业,由我们的执行董事兼赛孚士执行副总
经理吴亦亮先生(作为其普通合伙人)拥有约
0.56%及由本集团的27名雇员(作为其有限合
伙人)拥有约99.44%,并为我们的员工股份激
励平台之一
「信孚同心」指泰州信孚同心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家于2021年8月19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合伙
企业,由裘先生(作为其普通合伙人)拥有约
9.36%、由信孚全心(作为其有限合伙人之一)
拥有约11.38%及由本集团的35名雇员(作为其
有限合伙人)拥有约79.26%,并为我们的员工
股份激励平台之一及我们的控股东之一
「中美华东」指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一家于1992年
12月31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公司,并为我们
的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之一
缩略词
「药审中心」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为国家
药监局的分支机构,负责药物临床试验、药品
上市许可申请的受理和技术审评
「cGMP」指现行良好生产规范、法规及程序,规定对生产
过程和设施进行适当的设计、监测和控制
「CMC」指药品开发、许可、生产及持续商业化的化学、
生产和控制流程
「FDA」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PI」指首例患者入组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颁布的所有适用单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
际会计准则及诠释的统称
「IND」指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国家药监局」指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前身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浦发银行」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承董事会命
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
裘霁宛先生
香港,2025年8月15日
于本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及执行董事裘霁宛先生、执行董事吴亦亮
先生及林伟栋先生、非执行董事余熹先生及吴志强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邹忠
梅博士、凌建群博士及冯志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