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19 德康农牧 公告及通告:中期业绩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对本公告的内容概不负责,对其

准确性或完整性亦不发表任何声明,并明确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内容而

产生或因倚赖该等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码:2419)

DEKON FOD AND AGRICULTURE GROUP

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期业绩公告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主要经营数据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销量平均售价

(2)

销量平均售价

(2)

(头)(人民币元)(头)(人民币元)

生猪销售

商品肉猪4,843,040

(1)

2,032.73,925,4951,964.1

种猪6,9444,530.010,9172,362.3

商品仔猪267,382475.589,725426.8

家禽销售(只或枚)(只或枚)

黄羽肉鸡42,703,30230.539,839,53637.7

鸡苗及蛋57,422,1590.651,619,4940.8

附注:

  • ,我们合共出售5,117,366头生猪,当中5,044,348头售予外部客户,73,018头则内部

售予我们的屠宰场进行加工,然后售予外部客户。


主要财务数据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收入11,695,3819,407,081

除税前利润1,360,4791,791,714

所得税(5)(333)

其他全面收益(107)—

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1,360,3671,791,381

以下各项应占:

本公司权益股东1,292,3871,766,453

非控股权益67,98024,928

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1,360,3671,791,381

每股盈利

(3)

基本及摊薄(人民币元)3.324.54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之期内利润及

全面收益总额

(4)

1,273,072363,125

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会(「董事会」)欣然公布本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首六个月(「报告期间」)的未经

审核中期业绩,连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数据作比较之用。除另有界

定外,本公告所用词汇应与本公司所刊发日期为2023年11月27日的招股章程(「招股章程」)

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义。

附注:

(4)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之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指扣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利润及全面收

益总额。


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未经审核

(以人民币(「人民币」)表示)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附注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收入411,695,3819,407,081

销售成本(9,666,196)(8,241,133)

毛利2,029,1851,165,948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7,2951,428,256

生物资产于收获时按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产生的收

益25,46740,473

其他收益净额5223,978133,726

销售开支(45,402)(47,441)

行政开支(804,663)(699,347)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回╱(拨备)2,531(6,347)

经营利润1,518,3912,015,268

财务成本6(a)(151,233)(223,155)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6,679)(399)

除税前利润1,360,4791,791,714

所得税7(5)(333)

期内利润1,360,4741,791,381

以下各项应占:

本公司权益股东1,292,4941,766,453

非控股权益67,98024,928

期内利润1,360,4741,791,381

每股盈利8

基本及摊薄(人民币元)3.324.54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附注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期内利润1,360,4741,791,381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

已经或其后可被重新分类至损益的项目:

换算海外附属公司财务报表之汇兑差额(107)—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107)—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1,360,3671,791,381

以下各项应占:

本公司权益股东1,292,3871,766,453

非控股权益67,98024,928

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1,360,3671,791,381


综合财务状况表

于2025年6月30日 — 未经审核

(以人民币表示)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附注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非流动资产

物业、厂房及设备9,950,8209,914,484

非流动生物资产1,637,5401,311,914

无形资产5,3016,027

商誉14,73014,730

于联营公司的权益32,19010,219

递延税项资产1734

其他非流动资产38,58433,409

11,679,33811,290,787

流动资产

存货675,904750,064

流动生物资产5,198,8705,149,460

贸易应收款项935,48811,421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10483,141290,49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523,319741,648

衍生金融工具46,62994,951

受限制存款202,700235,27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055,2234,491,952

12,221,27411,765,263

流动负债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112,172,0721,944,826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4,607,9904,697,276

计息借款1,963,1392,272,589

租赁负债123,324125,037

衍生金融工具11,53222,934

即期税项625687

8,878,6829,063,349

流动资产净额3,342,5922,701,914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15,021,93013,992,701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附注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非流动负债

计息借款2,079,0002,013,318

租赁负债2,542,8912,569,441

递延收益806,204824,601

5,428,0955,407,360

资产净值9,593,8358,585,341

资本及储备

股本12388,876388,876

储备9,031,5898,088,762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9,420,4658,477,638

非控股权益173,370107,703

总权益9,593,8358,585,341


中期财务资料附注

(除另有注明者外,以人民币表示)

1 公司资料

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2014年4月11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成立为

私营有限责任企业。本公司股份于2023年12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主板上市。

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本集团」)主要从事:(i)提供商品肉猪、种猪、商品仔猪及公猪精液;(i)提供

黄羽肉鸡、鸡苗及鸡蛋;及(i)提供生鲜肉、饲料原料及其他等辅助产品。

2 编制基准

本中期财务资料乃根据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的适用披露条文编制,同时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

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的规定。本

中期财务资料于2025年8月15日获授权刊发。

除预期反映于2025年度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变动外,编制本中期财务资料所根据的会计政策与2024

年度财务报表所采纳者相同。会计政策的任何变动详情载于附注3。

编制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的中期财务资料要求管理层作出会影响政策应用以及年内迄今资产

与负债、收入与开支的申报金额的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此等估计有所不同。

本中期财务资料载有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经选定解释附注。附注包括对理解本集团自2024年度财

务报表以来的财务状况及表现变动而言重大的事项及交易的解释。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及其附注

并不包括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整套财

务报表要求的所有资料。

本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师公会」)颁

布的《香港审阅委聘准则》第2410号「由实体的独立核数师执行中期财务资料审阅」进行了审阅。


3 会计政策变动

本集团已于本会计期间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汇率变动的影

响 — 缺乏可兑换性」应用于本中期财务报告。该修订本对本中期报告并无重大影响,乃由于本集团

并无进行任何其外币不可兑换至另一种货币的外币交易。

本集团并无应用任何于本会计期间尚未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准则。

4 收入

收入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的客户合约收入

按生产线分拆:

— 销售生猪及相关产品9,878,7527,449,257

— 销售家禽及相关产品1,335,4981,543,403

— 销售辅助产品481,131414,421

11,695,3819,407,081

客户合约收入乃于客户取得所承诺货品的控制权时于某一时点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概无单一外部客户的收入占本集团于各年度收入的10%或以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

本集团有责任向质保期内的瑕疵产品提供退款。本集团于销售时使用累积的经验估计有关退款。已

确认累积收入的重大拨回极大可能不会产生。因此,概无就退货确认退款负债。


5 其他收益净额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利息收益12,68521,436

政府补助47,99561,009

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收益(1,783)665

处置生物资产的净收益,扣除期内收到的保险赔偿122,26177,580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13,6441,255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240)(363)

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23,493(37,479)

汇兑收益净额4977,420

其他5,4262,203

223,978133,726

6 除税前利润

除税前利润乃经扣除╱(计入)以下各项而得出:

(a) 财务成本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计息借款利息65,849138,463

租赁负债利息86,94092,691

152,789231,154

减:利息开支资本化*(1,556)(7,999)

151,233223,155

  • ,借款成本已按3.5%至4.05%(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

月:3.9%至4.1%)的年利率予以资本化。


(b) 员工成本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741,486629,375

向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49,32146,563

790,807675,938

在中国成立的组成本集团的实体的雇员参加由当地政府机关管理的界定供款退休福利计划,据

此,该等实体须按退休计划的当地最低基准的14%至16%的比率向该等计划供款。该等实体的雇

员于达到正常退休年龄时,可享有上述退休计划的退休福利(按中国平均薪金水平的某个百分

比计算)。

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即时归属,概无本集团可用于降低现有供款水平的被没收供款。除上述供款

外,本集团并无支付其他退休福利的进一步责任。

(c) 其他项目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无形资产的摊销成本9881,122

折旧支出

— 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321,649284,000

— 使用权资产130,901161,840

研发开支120,701111,760

生物资产的销售成本

#

9,152,2377,805,937

存货成本

#

513,959435,196

#

与员工成本及折旧有关的生物资产及存货的销售成本亦计入上文单独披露的各项总金额

中。


7 所得税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2025年2024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即期税项:

— 期内拨备174324

递延税项:

— 暂时性差额的产生及拨回(169)9

8 每股盈利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乃根据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人民币1,292,494,000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民币1,766,453,000元)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发行普通股

加权平均数388,876,000股(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88,876,000股)计算。

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并无任何潜在摊薄股份。因此,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

基本盈利相同。

9 贸易应收款项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应收下列各方的贸易应收款项:

— 关联方16,958—

— 第三方18,55311,716

35,51111,716

减:预期信贷亏损(23)(295)

总计35,48811,421

所有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呆账拨备(如有)预计将于1年内收回。

所有贸易应收款项于开出发票时到期。


账龄分析

截至报告期末,贸易应收款项基于发票日期及扣除亏损拨备的账龄分析如下: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1年内34,24710,496

1至2年740756

2至3年501169

35,48811,421

10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向合约养户作出的垫款54,66441,083

按金33,12014,533

向地方政府作出的贷款及垫款74,61530,851

购买存货的预付款项94,93844,372

预付开支64,01333,254

可收回增值税108,75483,530

其他53,03742,874

总计483,141290,497

所有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预计将于1年内收回或确认为开支。

11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应付下列各方的贸易应付款项:

— 关联方82,83715,795

— 第三方2,089,2351,929,031

2,172,0721,944,826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基于发票日期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的账龄分析如下: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1年内2,151,2281,923,574

1至2年9,16412,138

2至3年5,8643,363

3年以上5,8165,751

2,172,0721,944,826

本集团的所有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预计将于一年内结算或须应要求支付。

12 资本、储备及股息

(a) 股本

于2025年6月30日于2024年12月31日

普通股数目金额普通股数目金额

千股人民币千元千股人民币千元

已发行及悉数缴足:

于1月1日、6月30日╱

12月31日388,876388,876388,876388,876

(b) 股息

中期间已批准及派付上一财政年度应付本公司权益股东的股息。

于2025年

6月30日

于2024年

12月31日年

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

中期间已批准及派付上一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349,988—

本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

个月:人民币零元)。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公司概况

公司简介

本公司是一家中国领先且高速增长的畜禽养殖企业,专注于生猪及黄羽肉鸡的育种

及养殖。本公司于2023年12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419)。

我们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即生猪、家禽以及辅助产品,其中生猪及家禽板块

为核心业务。我们的生猪板块产品包括商品肉猪、种猪、商品仔猪、公猪精液。我

们的家禽板块产品包括黄羽肉鸡、鸡苗及鸡蛋。辅助板块的产品包括生鲜肉、饲料

原料及其他。除了于我们自有的设施进行生猪及黄羽肉鸡的育种、养殖,为贯彻本

公司对支持和发展农业的长期承诺,我们以家庭农场模式为基础,继续加强与农场

主在生猪及家禽养殖方面的合作。我们的垂直整合业务模式涵盖从饲料生产、育种、

扩繁、养殖到销售生猪及黄羽肉鸡的整个产业链,这使我们对食品质量及安全拥有

高度控制权。

报告期内,我们从事的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业务板块简介

生猪板块

我们的生猪产品主要为商品肉猪及少量商品仔猪、种猪、公猪精液。我们的生猪养

殖按传统家庭农场、新式家庭农场(与传统家庭农场下文合称「家庭农场」)及自营农

场模式进行,以家庭农场模式为主。传统家庭农场模式系指此模式下农场主合作育

肥我们的断奶仔猪;新式家庭农场模式系指此模式下农场主负责饲养我们的能繁母

猪,以及负责生产断奶仔猪并进行育肥;自营农场模式系指此模式下我们兴建养殖

场并雇用人力进行规模化育种、育肥及其他相关程序。


家禽板块

我们的家禽板块的主要产品为黄羽肉鸡、少量鸡苗及鸡蛋。对于黄羽肉鸡养殖,我

们采取家禽家庭农场模式和家禽养殖小区模式。家禽家庭农场模式是指农场主提供

土地及设施并根据我们的标准饲养黄羽肉鸡,而我们提供鸡苗、饲料、药品及技术

支持的模式;家禽养殖小区模式指我们自行建立设施并邀请农场主入驻,由农场主

饲养黄羽肉鸡的模式。

辅助产品板块

我们的辅助产品板块包括生猪屠宰及生鲜肉销售,以及少量饲料原料及其他产品销

售。于报告期间,我们已实现生鲜肉的成批量生产与销售,其主要客户为农贸市场

经销商、学校餐饍分销商、鲜货超市分销商及食品加工厂。

二、 市场概览

生猪行业

2025年初以来猪价长期在成本线以上运行,产业整体保持著较好盈利。能繁母猪产

能自2025年4月开始回升,截止6月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约4,043万头,略高于正常

保有量3,900万头的基准线。2025年中以来,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采取

多种措施引导产能调控,促进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 通过引导降重、限制二育销

售等方式调整生猪供应,预计2026年的生猪供需格局亦将显著改善。

与海外优势产能相比,当前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效率仍有较大优化空间。龙头企业带

领的价值挖潜工程或将长达数年。我们相信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具备长期稳定

的成本优势的优质企业大概率将实现盈利累积,生猪养殖业将逐步迈入高品质发展

阶段。


家禽行业

近几年,国内黄羽肉鸡出栏更多往头部规模化企业集中,产业中的上市公司不断发

展壮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相较于散户和中小型养殖企业,大型养殖企业在生

物安全防控水平、养殖效率、成本管控等方面优势更加明显,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

位,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扩大。然而,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内

消费需求整体低迷,餐饮消费尤其明显,供需失衡导致禽肉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价格相对更高的高品质黄羽肉鸡毛鸡平均售价同比下降明显,我们预计下半年

随著中秋、国庆等节假期的到来,黄羽肉鸡业绩情况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展望未来,伴随国内提振消费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实施,居民生活水准提高及消费者

对健康饮食关注度的提升,黄羽鸡肉凭借其更佳的风味和品质以及低脂肪、高蛋白

的营养优势,更能契合健康消费需求,有望支撑国内鸡肉消费量持续增长。

三、 经营业绩

于报告期内,公司生猪销量511.74万头,同比增长27.1%;黄羽肉鸡销量4,270.33万

羽,同比上涨7.2%;屠宰生猪24.9万头,同比增长18.5%。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695.4百万元,同比增长24.3%;我们的生物资产

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为人民币1,273.1百万元,同比增长250.6%。


生猪板块

报告期内,我们的生猪板块收入达人民币9,878.8百万元,同比增长32.6%,生猪销量

511.74万头,同比增长27.1%,商品猪售价2,032.7元╱头,同比增长3.5%。该业务增

长乃主要由于我们先进及可持续的自主育种体系、全面的精准营养与饲料配方技术、

持续的技术赋能、高效的团队管理及坚持不懈的疾病防控努力所致。在生猪行业竞

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的育种技术、管理实践及疾病预防措施的协同,使我们

具备显著的抗周期能力。

  1. ,助力降本增效

1.1 优质种猪技术成果转化

我们的育种技术打破「引种 — 维持 — 退化 — 再引种」的恶性循环规律。

自2013年从国外引进优质种猪搭建自有育种体系以来,经过十余年深耕,

德康已位居国内育种领域的「第一梯队」,种猪生产性能持续提升。

本公司自主研发的I配套系综合性能优异,市场效益好,竞争力强,相比当

前市场主流的DLY配套系单头肉猪可增收超100元,该配套系通过公司生产

供给体系实现养殖户和合作伙伴养猪生产良种化提升,可使每头母猪年增

效2,000元以上。

1.2 精准营养与饲料技术

我们已建立一个动态的原材料数据库,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以满足生猪

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在母猪饲养方面,我们利用动态数据驱动的

体况评分和饲料调整技术,实现每头母猪每年饲料消耗量减少逾47公斤。

我们亦开发了一套全面的饲料成本控制技术体系,配备原材料价值评估和

基于价值的采购技术、高效酶技术、低蛋白日粮技术、低玉米╱低豆粕日粮

技术。这使我们在主要饲料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能够快速调整

配方和采购策略,从而有效控制成本。目前豆粕用量已降低到3%以内。


1.3 生物安全、疾病防控与健康管理

公司强调「管重于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健康管理念,通过环境控

制、营养供给、生物安全和猪群保健等多方面系统的、综合性的措施,全面

保障猪群健康。公司蓝耳净化工作进展显著,核心育种场及公猪站均已实

现蓝耳双阴净化,绝大部分种猪场处于免疫无疫状态。报告期内,我们通过

无疫小区认证的猪场数量达20余家,伪狂犬净化场18家。此外,我们实施疾

病监控、清洁消毒及分区管控等措施,确保畜禽整体健康。我们种鸡若干品

系白血病结果已连续四年保持阴性,同时结合疫苗免疫技术,种鸡滑液囊

支原体疫苗菌株定植率能够长期维持95%以上,有效解决病原垂传问题。

  1. ,助推管理持续精进

技术和人才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护城河」。报告期内,我们通过完善员工晋升通

道、奖惩机制、师徒帮扶,践行「共情、共识、共行」管理之道,显著提升了员工

忠诚度与获得感,更将人才培养延伸至合作农场主。我们为农场主提供持续的

培训和强大的支援系统。具体而言,我们提供涵盖整个生产流程的全面培训,

并要求农场主参加为期数月的养殖技术和企业文化培训。我们指派专业技术人

员定期拜访农场主,以解决生产、经营、管理相关问题。

公司积极培育学习型文化,多次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国情和地方特

色不断反复运算,已支持员工约200人次到养殖先进国家(如荷兰)开展与业务相

关的技术及经验交流,并邀请荷兰专家到德康家庭农场对农户进行实训,旨在

组建一支「又红又专」的队伍。


  1. 「联农带农」业务模式,打造新的增长极

自2015年起,公司独创发展「新式家庭农场」模式,率先实现技术赋能农民养母

猪。报告期内,公司新式农场户均代养费达0.8百万元,同比增长15.5%,PSY(母

猪年产断奶仔猪数)提升至27头,养殖效率行业领先。

报告期内,我们在宜宾持续发展「百村百万」联农带农工程,构建「政府统筹、企

业主导、农户参与、银行支持、保险保障」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同时,投资50百

万元建设生猪养殖技术实训中心,聘请北欧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帮助农

户提升养殖技能,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未来,我们将继续

扩大这一工程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的同时,亦为公司打

造新的增长极。

家禽板块

于报告期内,我们的家禽板块收入为人民币1,335.5百万元,同比下降13.5%,销量

4,270.33万羽,同比上涨7.2%,平均售价为12.88元╱公斤,同比降低20.9%,上半年

黄鸡价格整体承压,主要受餐饮行业消费低迷影响。

我们的家禽产品结构以高端品种为主,具有高成本高售价的特点,因此受暂时的阶

段性消费降级的影响更为显著。展望未来,随著提振消费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餐

饮行业有望走出低迷,带动黄鸡价格回暖。我们将持续努力推进黄羽肉鸡的平均成

本下降,做优做强存量黄鸡业务,具体路径包括但不限于:强化精细化管理、扩充

销售渠道、优化品种结构等。


辅助产品板块

于报告期内,我们的辅助产品板块收入为人民币481.1百万元,同比增长16.1%,屠宰

量24.9万头,同比增长18.5%。我们拥有两家主营屠宰业务的附属公司,四川德康通

内斯食品有限公司及宜宾德康食品有限公司(四川首批通过2024年生猪屠宰质量管

理规范认证的企业)。屠宰是食品安全保障的核心环节,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也

是我们拓展下游高端食品的关键链条,公司于近期正式通过中国海关总署审核,成

功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质。我们将持续推进建立中国特色的屠宰、食品加

工、工艺分级、优质美味的食品标准,引领产业链向正确方向前进。

四、 财务回顾

收入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的收入为人民币11,695.4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

9,407.1百万元增加24.3%,主要是由于如上文所述生猪板块的收入增加。

销售成本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的销售成本为人民币9,666.2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

币8,241.1百万元增加17.3%,主要是由于生猪销售增加。

毛利率

我们的整体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2.4%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7.4%,主要是由

于扩大新式家庭农场、持续改善管理效率及生产指标,以及饲料及饲料原材料价格

下降,导致本公司的生产成本较2024年上半年大幅减少。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录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人民币87.3百万元,

而2024年上半年则为人民币1,428.3百万元。录得收益主要是由于尽管生猪市场价格

下跌,但我们仍扩大存栏规模、优化产能并提高生产效率。该等因素在生物资产公

允价值评估中得到充分反映,有效抵销生猪市场价格下跌的负面影响。

其他收益净额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的其他收益净额为人民币224.0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人

民币133.7百万元增加67.5%,主要是由于本公司饲养规模及投保生猪数量增加,带

动生猪保险赔付金额增加。

销售开支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的销售开支为人民币45.4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

47.4百万元减少4.2%,主要是由于区域管理进一步优化,运输开支略有下降。

行政开支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的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04.7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

699.3百万元增加15.1%,主要是由于(i)雇员薪酬因员工人数增加而增加,及(i)保险

费用因生猪饲养规模扩大而增加。

财务成本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的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1.2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

223.2百万元减少32.3%,主要是由于银行借款利率下降及贷款减少。

报告期间利润

由于上述原因,我们于2025年上半年录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人民币1,273.1

百万元,而2024年上半年则为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人民币363.1百万元。


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

除本公告所披露者外,本集团于2025年上半年并无进行任何其他重大投资亦无重大

收购或出售有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

主要财务比率

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比率载列如下:

2025年

6月30日

2024年

6月30日

权益回报率

(1)

14.2%31.7%

总资产回报率

(2)

5.7%8.2%

流动比率

(3)

1.41.0

速动比率

(4)

1.30.9

有息负债净资产比率

(5)

69.9%163.9%

债务对权益比率

(6)

15.1%91.9%

利息覆盖率

(7)

10.09.0

附注:

  • %。
  • %。
  • %。净债务乃按计息借款及租赁负债

的总和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得出。


资本资源分析

流动资金及资本资源

我们过往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我们的权益资本、经营所得现金及借款。我们的主要流

动资金需求为替我们的营运资金需求注资及为资本支出及业务增长拨付资金。展望

未来,我们预期该等主要流动资金来源将保持不变。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5,055.2百万元(2024年12月

31日:约人民币4,492.0百万元)。有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主要是由于2025年上半

年持续盈利所致。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的流动比率为1.4(2024年12月31日:1.3)。

EBITDA及现金流量

我们主要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所得现金、银行借款以及股东出资等为营运提供资

金。我们的现金需求主要与生产及经营活动、资本开支、偿还到期负债、偿还租赁

租金、利息付款及股息派付有关。

于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

为人民币1,878.0百万

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033.6百万元)。

附注: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指期内利润(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所得税开支、

财务成本、折旧及摊销合计,其中折旧及摊销为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

摊销合计。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38.9百万元(2024年上半

年:所得人民币1,512.7百万元)。我们的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33.7百万

元(2024年上半年:所用人民币260.5百万元),包括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人民币

556.6百万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59.4百万元)。我们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人民币742.3百万元(2024年上半年:所用人民币314.9百万元)。总括而言,我们2025

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人民币562.9百万元。

资本结构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的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88,875,636股份,当中包括

231,287,182股内资股及157,588,454股H股。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的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约为人民币4,042.1百万元(2024

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4,285.9百万元)。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介乎1.05%至4.05%(2024

年12月31日:2.55%至5.39%)。大部分银行贷款按浮动利率计息。

计息借贷应于以下期间内偿还:

2025年

6月30日

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

百万元)

(人民币

百万元)

(未经审核)(经审核)

一年以内1,9632,273

一年至两年578519

三年至五年1,3951,403

五年以上10691

总计4,0424,286


固定利率借款和浮动利率借款的详情如下:

2025年

6月30日

2024年

12月31日

(人民币

百万元)

(人民币

百万元)

(未经审核)(经审核)

固定利率借款1,0271,517

浮动利率借款3,0152,769

总计4,0424,286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有来自关联方的贷款约人民币2.0百万元(2024年12月31

日:约人民币14.0百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的净资产约为人民币9,593.8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

净资产约人民币8,585.3百万元)。本集团的净债务

约为人民币1,450.4百万元(2024年

12月31日:约人民币2,253.2百万元),而净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15.1%(2024年12月

31日:约26.2%)。

资产抵押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的部分计息借款以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其账面值

为人民币245.1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51.8百万元)。

或有负债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

附注:

  • 。债务对权益比率以净债务除以截

至相关报告日期的总权益计算。


资本开支

我们的资本开支主要包括建设和升级我们的生产及辅助设施的开支。我们主要以股

东出资、借款及经营活动为我们资本开支提供资金。于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的资

本开支为人民币556.6百万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59.4百万元)。下表载列所示期

间我们的资本开支:

截至2025年

6月30日止

六个月

截至2024年

6月30日止

六个月

(人民币

百万元)

(人民币

百万元)

(未经审核)(未经审核)

就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付款557259

合计557259

于2025年上半年,我们资本开支需求主要来自农场技术升级、新建饲料厂、兴建新

育种场及食品专案以及信息技术建设投资。

资本承担

本集团的资本承担主要与就我们生产而购买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截至2025年

6月30日,本集团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820.7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862.5百

万元)。

生物资产

本集团的生物资产主要包括商品肉猪、商品鸡、种鸡及种猪。我们生物资产的公允

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6,836.4百万元及人民币6,461.4

百万元。我们的业绩一直且预期将继续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所影响。于2025年

上半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净影响为利润人民币87.3百万元(2024年上

半年:利润人民币1,428.3百万元)。


外汇风险

当未来商业交易或经确认资产及负债并非以我们的功能货币计值,则会出现外汇风

险。

本集团几乎所有经营业务均于中国进行,大多数交易以人民币计值。

本集团于报告期间并无对冲任何外币波动。

五、 人力资源

于2025年6月30日,我们拥有10,904名员工(2024年上半年:9,978名员工),彼等均驻

于中国。公司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薪酬体系,员工薪酬水平综合考虑岗位性质、个人

绩效表现及市场薪酬动态等因素确定。为确保薪酬政策的合理性与战略性,公司专

门设立薪酬委员会,其核心职责包括:全面审视公司整体薪酬政策及架构设计;依

据行业通行标准、岗位履职要求及个人绩效评估结果,向董事会就董事及其他高级

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奖金分配及其他报酬条款提出专业建议。报告期内,公司所

有员工薪酬均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未出现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同时,我

们严格依照中国法律要求,为全体员工足额缴纳基本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切实

保障我们员工的合法权益。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首先以「内生为主」,不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以保障文

化传承和队伍稳定,同时我们以「外生为辅」精准引智,弥补关键短板,激发组织活

力,逐步形成面向未来的人才梯队和「人才池」,确保关键岗位和业务发展的人才供

给连续性和高品质。此外,我们引进的专业顾问团队,持续为本公司「人工智慧+系

统性管理变革」赋能,以实现管理的反复运算升级,紧跟公司业务发展的步伐。报告

期间,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准对标,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多维度的培训课程,累计培训

逾35万人次,通过系统化的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升公司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

养。同时,我们持续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更加清晰

且高效的晋升通道,加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全方位的人才保障体系,为公司

整体运营效能的提升及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六、 重大风险及不明朗因素

本集团的业绩及业务营运受到与本集团业务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众多风险及不明朗因

素影响。本集团知悉的主要风险概述如下:

疫病风险

疫病风险是对畜牧发展的主要威胁。我们在保持动物健康及控制疾病的能力方面

临风险。如果发生猪疾病(如非洲猪瘟及蓝耳病、猪圆环病毒、PED、伪狂犬病、猪

细小病毒及猪附红细胞体病)、家禽疾病(如禽流感)或任何其他严重动物疾病或疫

情的爆发,消费者对我们生产能力及设施的信心可能遭受不利影响。于报告期内,

我们并无因有关疾病而蒙受任何重大亏损。影响生猪的疾病可能会造成生猪繁殖数

量减少,阻碍生猪长成育肥猪,导致昂贵医药及疫苗接种成本,需要对受感染生猪

进行隔离或处置,并在情况严重时扑杀大量生猪及暂停受影响设施的业务营运,任

何该等情况均可能对我们的生产或我们销售产品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为降低疫病风险,本集团已制定及实施严格的养猪场及养鸡场选址生物安全规范要

求,包括地形地势、进出场净污道路分离、距离危险区域直线距离(其他养殖场、屠

宰场、生物安全处置区域、垃圾场、公用道路)。我们的养猪场针对不同疫病的本地

流行病调查情况,制定相应的净化方案,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预防措施、

病原学检测、免疫抗体监测,并通过淘汰受感染动物和分群饲养实现疾病净化。全

面升级圈舍环控设备,以稳定圈舍空气品质及温度并降低发病风险。按照不同季节、

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制定免疫程式,严抓免疫操作管理,确保疫苗免疫到位。

价格风险

我们的经营业绩受到生猪及家禽产品销售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重大影响。因畜禽养殖

行业从业者众多。中小养户存在「价高进入,价低退出」的非理性现象,影响了市场

供给的稳定,造成产品价格波动,行业称为「鸡周期」、「猪周期」。如果未来「鸡周

期」、「猪周期」进入低谷期,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则公司将面临销售收入下降的风

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出现下滑亦或亏损的情况。同时,畜禽养殖行业需要大量

采购饲料原材料,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畜禽养殖行业采购成本。未来如果

饲料原材料受产量、自然天气、市场情况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价格大幅波动,也

会影响公司的采购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我们会通过不断提升运营能力以及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生猪售价波动的风险。

同时,我们亦开发了一套全面的饲料成本控制技术体系,配备原材料价值评估和基

于价值的采购技术、高效酶技术、低蛋白日粮技术、低玉米╱低豆粕日粮技术。这

使我们在主要饲料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能够快速调整配方和采购策略,

从而有效抵御原材料价格风险。


七、 展望

于2025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生猪板块、家禽板块及辅助产品板

块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及卓越表现。凭借2025年上半年奠定的坚实基础,我们将透

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及高品质发展等战略重点,实现新的里程碑。下半年,我们

将严控各种风险,继续开展以下工作:

1) 生猪板块 — 我们将继续坚持「龙头带中小」,深度赋能农户、助农增收,探索打

造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构建种养结合生态链,依托生产优势和

资源禀赋,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将持续推动员工对企

业文化的认同、提升其技能与综合素质、增强熟练度,并保持团队稳定性。我们

将维持聚焦中国西南地区新兴市场的战略,借助政府支持扩大市场份额、优化

成本效益及强化营运效率。通过加强农户参与度并提升其对我们各项举措的接

受度,我们致力于巩固品牌影响力,并在行业中确立市场领导者与标准制定者

的地位;

2) 家禽板块 — 鉴于行业的季节性趋势,我们预计下半年家禽市场需求将会增加。

我们将持续提升我们的主要发展区域 — 中国西南、华南地区的养殖效率,并扩

大市场供应,以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高标准的育种

规范,并落实精细化养殖管理、提高产蛋效率以及加强疾病预防系统以确保鸡

苗的品质始终如一。此外,我们将透过战略性饲料成本管理、推进技术研发、

提高肉种鸡品质及优化饲料利用流程,进一步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为巩固我

们的市场地位,我们将继续加强传统分销管道,建立直销店铺,促进产品差异

化;


3) 辅助产品板块 — 我们将持续提升屠宰业务运营效率,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等措

施,增强屠宰及深加工业务的盈利能力,不断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控制体

系,生产高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猪肉及肉制品。同时,我们将以成都、眉山及宜

宾为我们在四川乃至全国市场扩大区域市场份额及销售网路的核心基地,聚焦

低温及腌腊制品,打造优质肉制品服务平台及优质食品生态圈;

4) 我们将善用生猪期货对冲,以降低经营风险;及

5) 我们将持续投资于ESG计划。通过「百村百万」工程,我们将遵循国家化肥减量

行动方案,探索打造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构建种养结合生态链,

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管控与安全生产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报告期后重大事件

除上文所披露者外,本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起至本公告日期止期间并无任何其他重大

事件。

雇员及薪酬政策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们拥有10,904名员工,彼等均驻于中国。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我们

吸引、凝聚及激励合资格员工的能力。为此,我们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

薪金、奖金及津贴)。于报告期内,本公司的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790.8百万元(2024年同

期约人民币675.9百万元)。同时,我们严格按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全体员工

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金、医疗、工伤、失业及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我们已引入一流的管理团队以提升营运效率。我们亦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计划,以强

化彼等的竞争力与工作能力。

我们采用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对员工表现给予及时且有效的回馈。此外,我们透过提供

一系列员工福利与个人发展支援来提升劳资关系。


资产负债表外承诺及安排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并未订立任何资产负债表外安排。

中期股息

董事会已决议不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

止六个月:无)。

上市所得款项用途

本公司H股于2023年12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经扣除包销佣金及已付的发售开支后,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52.5百万港元。自上市日期起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

团已动用所得款项中的约727.1百万港元作下方陈述的若干用途。我们已逐步动用及拟将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按招股章程所披露的用途及比例使用。详情请参阅下表:

用途

总所得

款项净额

概约百分比

全球发售

所得

款项净额

截至2024年

12月31日

的余下所得

款项净额

截至2025年

6月30日

已动用的

所得款项

净额

截至2025年

6月30日止

六个月

已动用的

所得款项

净额

截至2025年

6月30日的

余下所得

款项净额

(1)

完全动用

尚未动用的

金额净额的

预期时间

(%)(百万港元)(百万港元)(百万港元)(百万港元)(百万港元)

拓展现有生猪和黄羽

肉鸡养殖业务

50.00%476.395.3381.0095.32026年底前

发展食品加工业务15.00%142.90142.900不适用

研发投入及资讯科技

系统

10.00%95.333.392.330.33.02026年底前

战略投资或潜在收购10.00%95.395.30095.3不适用

偿还若干未偿还银行

贷款

5.00%47.6047.600不适用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

用途

10.00%95.332.063.3032.0不适用

总计100.00%952.5255.9727.130.3225.6

附注:

  • 。上表所列资料及比例若出现总计数与所列数值总和不符,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其他资料

遵守企业管治守则

本集团致力维持及促进严格的企业管治。本集团企业管治原则旨在推广有效的内部控制

措施,强调业务在各方面均能贯彻高标准的道德、透明度、责任及诚信操守,确保其业

务及营运均符合适用法律及法规,增进董事会工作的透明度,及加强对所有股东的责任

承担。本集团的企业管治常规乃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上市规

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企业管治守则」)规定的原则及守则条文而订立。

本集团于报告期间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

本公司将持续定期检讨及监察其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并维持本公

司的高标准企业管治常规。

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

本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标准

守则」)作为董事及监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本公司已向各董事及监事作出具体查

询,且各董事及监事均确认,于报告期间,彼已遵守规定的所有准则。

本公司于报告期间并无发现员工违反标准守则的事件。

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的上市证券

于报告期间,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的上市证券(包

括库存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并不持有任何库存股。

公众持股量的充足性

联交所已授予本公司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第8.08(1)条的规定,将本公司的最低公众

持股量减少至17.00%。


于2024年12月19日,本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以将其若干内资股(「内资股」)转为

H股(「H股」),且本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取得中国证监会就本公司建议实施H股全流通

发出的备案通知书(「备案通知书」)。根据备案通知书,本公司已于中国证监会完成有关

不超过29,524,269股内资股(约占本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7.59%)转为H股并将于联交

所上市及买卖的备案。于2025年5月23日,联交所批准29,524,269股H股(即内资股转为H

股的最高数目)上市及买卖。于2025年6月13日,29,524,269股内资股转为H股已完成,且

该等股份于2025年6月16日开始在联交所上市。有关更多相关详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

2024年12月20日、2025年5月16日、2025年5月26日及2025年6月13日的公告。

根据本公司公开获得的资料并据董事所深知,董事确认,本公司于截至本公告日期的报

告期间已维持联交所要求的前述最低公众持股量。

审计委员会及财务资料审阅

本公司已遵照《上市规则》第3.21条及企业管治守则成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以

协助董事会就本集团财务报告系统、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成效提出独立意见、监

察审核程式、制定及检讨我们的政策及履行董事会指派的其他职责及责任。审计委员会

由三名成员组成,即冯志伟先生、朱庆先生及刘珊女士。冯志伟先生已获委任为审计委

员会主席,并为我们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具适当专业资格。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

表,并就有关本公司采纳的会计政策及惯例以及内部控制的事宜与高级管理层进行讨论。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业绩的审阅

中期财务业绩摘录自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告,并已由毕

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由实体的独立核

数师执行中期财务资料审阅」进行审阅,其无修订意见的审阅报告已载于将寄发予股东

的中期报告内。

刊发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

本中期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网站w.hkexnews.hk及本公司网站w.dekangroup.com。

本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在上述联交所及本公司网站

刊载。

致谢

董事会谨此衷心感谢所有客户、供应商及所有股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本集团全体员

工将继续长期齐心协力勤奋工作。

承董事会命

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王德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5年8月15日

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执行董事为王德根先生、王德辉先生、姚海龙先生、胡伟先生

及曾民先生;本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刘珊女士;及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潘鹰先生、朱

庆先生及冯志伟先生。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